调查数据显示:肥胖者出现高血压、血脂异常及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更大。代谢综合征表现的是一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增加了人体患心血管疾病(CVD)的机会。
肥胖通常以体重指数(BMI)来衡量,BMI:体重(kg)/身高(m)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BM大于25为过重,BMI大于30为肥胖。
但体重指数(BMI)不能反映体内脂肪的分布情况,因为有的患者尽管体内脂肪含量大大超标,其反映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指标却相对正常;反之,有的患者虽然只是轻度超重,却可以出现代谢性并发症的所有症候表现,患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都相应增加。因此,腰围测量对于BMI标准定义为超重的患者就显得尤为重要。即使是对于体重正常者,腰围增加也同样是患病风险升高的一个标志。腰围是预测代谢综合征的有力指标。
WHO已经指出,男性腰围>102cm、女性腰围>88cm,出现代谢性并发症的风险就会增加。而不同人种的高危腰围界值各不同,中国人为男性>90cm、女性>80cm。
1947年,法国医生JeanVague最早提出:“雄性”肥胖(腹部肥胖或“苹果形”肥胖)相比“雌性”肥胖(下半身肥胖或“梨形”肥胖),前者与心血管和代谢性风险的关联更大。
近年来有更新的资料证实,心血管风险与腹部肥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尤其是腹内脂肪沉积(脂肪在腹腔内主要器官周围沉积)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同时也证实,脂肪组织(脂肪细胞)可看作是一个内分泌器官,通过分泌大量可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血管、代谢、炎症及其他功能活动分子,直接升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近期,一项在52个国家开展的评价心脏病发作多个相关危险因素间关系的INTERHEART研究发现:腹部肥胖是心脏病发作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它对心脏病的预测作用比BMI更为准确。因此,对肥胖患者进行治疗,目标应着眼于以腰围增粗为特征的腹部肥胖。
引起腹内脂肪沉积及相关危险因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体用于调节机体内环境及与进食行为相关的内源性大麻(EC)系统过度兴奋,而调节EC系统的药物利莫纳班现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
腹内脂肪沉积可通过腰围大小简单测定;也可采用更为先进的方法,如计算机X线断层成像术(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在单层或多层平面上进行扫描,但花费昂贵。因此最便利最直观的一种方法就是测量腰围。自备一条皮尺,经常量量你的腰围,实在是自我保健的好方法。
蔬菜中的“降脂大将”心脏病变都写在“脸”上高血压 饮茶亦有道!健康心脏 走好这七步!家里自测血压诀窍多高血压患者不能吃的食物高血压治疗 75%不规范看我如何远离高血压?心梗患者的“家居宝典”警惕!感冒会引起心肌炎
冠心病心绞痛
常见症状:劳动耐力下降 胸骨后疼痛
并发症状:肺水肿 心肌梗死
相关检查:血脂检查 血流变学检查
推荐用药:血塞通分散片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抑制血小板...[详细]
¥14.8购药
症状体征 用药治疗 饮食保健 病理病因 检查鉴别 并发病症 预防护理
推荐医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预约挂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预约挂号
推荐医生:吴永健 樊冰 颜红兵
史东岳高血压、心动过速,有冠心病可以用益安宁冠心病病人服药的同时能不能用消食利胆胶拉西地平可以治疗冠心病吗
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