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心肌炎
快速搜索

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措施是什么

2015年07月08日

病毒性心肌炎的造访,让很多的朋友受到了伤害,发病以后患者的脸色就会特别的难看,而且容易乏力,没有精神,所以说病毒性心肌炎是相当严重的,需要加以预防才可以,究竟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预防病毒性心肌炎呢。

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措施是什么

心肌炎的预防办法:

病毒性心肌炎是因病毒感染致全身多系统受累,其中以侵犯心脏尤为突出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心肌炎常是全身性的一部分。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多数与消化道、呼吸道的病毒感染有关,临床表现主要有心悸、气促、心前区不适及乏力。大部分患者经适当治疗可得以完全恢复,少部分患者可转为慢性心肌炎,最终发展为非特异性扩张型心肌病。本病可见于各年龄组,正常成人可能发病率为5%,儿童更高,是儿童和青年猝死的重要原因。

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各方面的保健措施。同时对自身的病情要有所了解,在平时要提高警觉,才能有效的防止病情的恶化,也可以帮助到病情的缓解。那么心肌炎的患者在日常有哪些需注意的点呢?

第一:提高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认识和警惕性,在病毒感染之后,如患者出现乏力、心悸、憋气、面色苍白等症状,要充分注意到有发生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应及时给予必要的检查,除全面体检外,还应进行心电图、x线胸片、心肌酶、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以便及时确诊。

第二:及时正规治疗,确诊后,治疗药及时、准确、正规。病情好转后,要定期随诊、复查,长期坚持治疗。

第三:防治并发感染,除采取一般性预防措施之外,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可释放应用免疫调节剂、免疫增强剂或中药。有慢性感染灶者应在适当时予以清除。在冬季链球菌感染机会增多时,可肌注长效青霉素以预防。发生感染后应及时治疗。

第四:尽量注意休息,确诊后,应立即卧床休息。对于疑似心肌炎的患者,也应及早限制活动,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好转后,应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及过劳。

心肌炎疾病有什么治疗方法

心肌炎患者症状表现差异很大,因此,心肌炎的治疗是很关键的。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

(1)卧床休息早期、合理的休息极为重要,可使发生炎性病变的心肌尽快修复,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一般的心肌炎患者需卧床休息至体温下降后3~4周,有心力衰竭或心脏扩大者应休息0.5~1 年,或至心脏大小恢复正常,血沉正常之后。

(2)防治诱因心肌炎最常见的诱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因而要预防感冒,防止病毒侵犯机体。

因病毒感染往往与细菌感染同时存在或相继发生,且细菌感染常可使病毒活跃,机体抵抗力降低,心脏损害加重,故而适当应用抗生素及时控制细菌感染十分必要。对于一些易感染的患者如扁桃体反复发炎者,必要时可进行扁桃体摘除术以去除诱因/或注射转移因子、丙种球蛋白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复发。

(3)促进心肌修复心肌炎患者可吸人氧气及应用一些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以促进心肌的修复,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合了解到了上述的内容之后,已经知道了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关预防的措施是什么了,我们要多去了解病毒性心肌炎,而且生活当中做好该病的相关预防工作,大家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不要经常吸烟,也不要长期酗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