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尿失禁
快速搜索

老人患了尿失禁应该如何护理

2015年06月13日

老人患了尿失禁应该如何护理

尿失禁在临床上也被称为“尿床症”,很多人都以为尿床的发病人群主要为儿童,但据临床的调查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老年人也存在尿床的症状。专家表示,若老年人患上尿失禁之后,必须在平时多注意护理。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老人尿失禁的护理措施。

1、老人尿失禁心理护理

尿失禁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和不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老年人行动迟缓,活动能力减弱,患病后自尊心易受到伤害,容易出现对别人不信任、固执,严重者情绪低落、焦虑,产生孤独感。对此护理人员首先要耐心、和蔼、不厌其烦,用良好的护理语言和行为激起患者对康复的信心。要教导患者使用便器的方法,调整便利患者活动的环境,如:便器应放在患者便于取用的地方。

帮助穿脱衣裤困难的患者,尽量穿简单易脱的衣裤。慎重导尿,必要时使用无菌间歇导尿,尽可能避免留置导尿。每当患者有小小进步时,应给予患者适当的鼓励。应该帮助尿失禁患者建立好良好的心态,建立良好生活习惯,及时配合医生治疗。

2、老人尿失禁针对性护理

与患者及家属分析尿失禁的原因及形成的问题,以取得他们的共识。对因自理能力降低或沟通障碍引起的尿失禁,要制定协助排尿的时间计划,及时帮助患者排尿。对完全不能自控的失禁,则要制定较周密的计划,如老年性痴呆。根据护理记录分析尿失禁的原因,选择相应的方法,如留置导尿、诱导法排尿等。

对卧床患者,应设法解除患者的自卑心理,缓解患者的精神紧张;注意对其显露部的遮蔽,便后及时清洗,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对因精神因素、时间、环境因素所致的尿失禁,应详细了解病因,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消除患者思想上的不安和恐惧,妥善安排其周围生活环境,在精神上给予最大的安慰,则其尿失禁有可能消失。

上文已经很清楚的为大家介绍了老年人尿失禁的护理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裨益,为了能够彻底治愈尿失禁,希望您在发现老人存在尿床症状之后一定要及时带老人去做一下泌尿检查,防止尿失禁会引起更大影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