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是一种对人体威胁性极大的血液性疾病,白血病的治疗目前看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花费也是相当巨大的。一旦患了白血病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无疑都是沉痛的,那么了解白血病的发病原因就成了必要的。
一、放射诊疗,深部x线,用深部x线对全身和局部的肝脾区还有浸润部位照射。脾区照射开始剂量为50cGy,以后每日或隔日100~200cGy。白细胞降至20×109/L时停止。
二、化学诊疗,食用有效的药物,减轻率能在95%上面.
三、骨髓移植,年纪在45-50岁的慢性期的患者,可以用亲兄弟姐妹HLA一样的异基因骨髓作移植手术。手术成功者,通常能获得长期的生存或治愈。
但白血病和中医学上的“温病”、“症积”、“血证”、“虚劳”等病症相似。《金匮要略》记载:“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景岳全书·血证》记载:“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盖脾统血,脾气虚则不能收摄,脾化血,脾气虚则不能运行,是皆血无所生,因而脱陷妄行”。
1.病毒因素
RNA病毒在鼠、猫、鸡和牛等动物的致白血病作用已经肯定,这类病毒所致的白血病多属于T细胞型。
2.化学因素
一些化学物质有致白血病的作用。接触苯及其衍生物的人群白血病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亦有亚硝胺类物质、保泰松及其衍生物、氯霉素等诱发白血病的报道。某些抗肿瘤细胞毒药物,如氮芥、环磷酰胺、甲基苄肼、VP16、VM26等都有致白血病作用。
3.放射因素
有证据显示,各种电离辐射可以引起人类白血病。白血病的发生取决于人体吸收辐射的剂量,整个身体或部分躯体受到中等剂量或大剂量辐射后都可诱发白血病。小剂量辐射能否引起白血病仍不确定。经常接触放射线物质(如钴-60)者白血病发病率明显增加。大剂量放射线诊断和治疗可使白血病发生率增高。
4.遗传因素
有染色体畸变的人群白血病发病率高于正常人。
按起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细胞分化停滞在早期阶段,以原始及早幼细胞为主,疾病发展迅速,病程数月。慢性白血病细胞分化较好,以幼稚或成熟细胞为主,发展缓慢,病程数年。按病变细胞系列分类,包括髓系的粒、单、红、巨核系和淋巴系的T和B细胞系。临床上常将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以往称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