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2年进行的一项大型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病在中国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8.2%,即中国约有4300万慢性阻塞性肺 病患者。北2005年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病) 在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构成中占12.6%,排第四位;在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构成中占23.5%,排第1位。
“一辆轿车每年排出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四川省环保局城市处负责人称,随着汽车保有量的猛增,汽车尾气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的威胁越来越大。科学分析发现,汽车尾气中有上百种不同化合物,当中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如果长期吸入,会引起呼吸道感染和哮喘,使肺功能下降,严重的可引起肺气肿。
近几年来,我国汽车产业迅速发展,社会保有量超过了1400万辆。各地汽车尾气排放量已占大气污染源85%左右。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城市地区频频出现了光化学烟雾。汽车排放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通过阳光紫外线作用就形成了这种有毒烟雾。其突出的危害是刺激人体眼睛和上呼吸道粘膜,引起发炎。严重的引起哮喘、头疼、肺气肿等疾病,甚至使视力和中枢神经等受到损害。
毋庸置疑,治理大气污染,治理汽车尾气是重中之重。
尾气不知不觉中夺命
“唐先生肺部X光显示,其双肺被严重污染。汽车尾气的长期吸入,是引发病人肺病的诱因。”由于长期接触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汽车尾气,老唐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不知不觉中他的病情逐渐恶化。最近一段时间成都市区温度骤降,缺乏阳光照射,空气中各种有害物质迅速堆积,并形成雾霾天气。老唐呼吸道承受不了细菌侵害,最终犯病并引发肺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