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也是一种临床常见难治疾疾。临床往往以血尿、程度不同的蛋白尿为其主要表现。根据典型的皮肤紫癜、胃肠道症状、关节表现及肾实质受累的尿改变症状 (程度不同的血尿、蛋白尿 )做出临床诊断并不难。中医古代文献无紫癜之名 ,但从本病的临床表现应属中医文献记述之“血症”的范畴。随着现代对本病认识的不断加深 ,认为本病的病因外与感受外邪有关 ,而内则与先天肾精不足 ,以及后天脾虚 ,心肝功能失调 ,血分有热等有联系。其病机为血热、血虚和血瘀 ,与五脏密切相关。因为人体血生于脾 ,藏于肝 ,源于肾而主于心。五脏受邪 ,功能失调 ,可致血不循经外溢而为病。西医目前尚无卓有成效的疗法 ,而中医药治疗常获良效 ,介绍如下 :
饮食调治紫癜性肾炎
一、辨证施治
根据患儿临床表现、舌象、脉象可分为不同证型而施治
1.热毒伤里 ,瘀血阻络型 :儿童常表现为皮肤斑疹色红 ,腹痛不舒 ,关节疼痛或浮肿 ,甚至尿血 ,舌质红 ,苔黄 ,脉弦数。治以清热解毒、止血通络。方药 :犀角地黄汤加减 :羚羊角 (先煎 )6克 ,生地黄、赤芍、连翘、牡丹皮各 10克 ,山栀子、水牛角 (先煎 )、钩藤、蒲公英各 15克 ,甘草、地丁、赤小豆、石韦各 12克 ,血尿著者加大、小蓟各 9克 ,三七粉 6克 ,藕节 10克 ;皮肤紫癜不消而反复出现者加丹参、当归、鸡血藤各 10克。2.邪热下焦、湿热夹瘀型 :患儿多见皮肤红疹 ,尿少不利 ,甚则赤色。面目浮肿 ,或病程迁延不愈 ,皮肤色淡、乏力 ,腰膝酸软。苔薄白 ,舌质暗或色淡 ,脉弦滑或细。治则 :化瘀利湿、清利下焦。方药 :热重者用五味清毒饮加减 ;湿重者用三仁汤加减。常用药 :金银花、野菊花、蝉衣、蒲公黄、地丁、土茯苓、紫背天葵各 9克 ,车前草、白茅根、地肤子各 15克。浮肿甚者 ,加冬瓜仁、葫芦瓜、通草各 12克以消导胃肠积滞 ;血尿甚者 ,酌加茜草、琥珀、大小蓟、生地、紫珠草各 15克 ,以止血化瘀通淋。头面部浮肿明显者 ,重用苏叶 ,酌加浮萍、防风各 10克 ,助疏风消肿 ;若有管型尿者 ,加石韦 15克以通淋利湿。
二、辨证施食
本病临床有虚实之分 ,除辨证治疗外 ,适当配合食疗 ,往往能收到理想的效果。食疗亦应随病之轻重虚实而施。
1.白茅根 30克 ,竹笋 500克 ,红萝卜 50克加水煎煮饮用 ,能清热解毒 ,佐以凉血止血。
2.鲜藕节、红萝卜各 300克榨汁饮用。
3.白茅根冰糖水 :白茅根 30克 ,冰糖少许共煮食有。
以上各方均能清热利水解毒 ,适用于热毒伤里 ,瘀血阻络之证。
4.田七煲乌鸡 :田七 6克 ,乌鸡半只煲汤 ,能活血健脾养血 ,适用于邪郁下焦、湿热夹瘀型的患儿。
5.花生衣 15克 ,红枣 10克 ,加水同煮。
6.阿胶 6克 ,瘦肉 30克共煲饮汤可食渣。以上二方均有益气止血作用 ,适用于虚证所有患儿。
三、辨证应用中成药
1.双黄连颗粒冲剂 :有助清热解毒之疗效。
2.牛黄解毒片 :助清热泻火、解毒之效。
以上均适用于热毒伤里 ,瘀血阻络型患儿。3.乌鸡白凤丸 :有益气养血作用。
4.归脾丸 :有益气养血之功效。
以上适用于虚证患儿。总之 ,中医药的治疗往往从病因入手 ,明确本病的发生虽病因复杂 ,但焦点在于与湿热和瘀血关系密切。湿热蕴于下焦 ,水道不利 ,脉络烁伤 ,故尿血、少尿 ,甚则浮肿。热毒伤肾 ,肾失固摄 ,脾气受损 ,则精微下泻 ,可见程度不同的蛋白尿。本病也常因感受外邪而发 ,继而出现发斑。属热毒发斑范畴。多责于血不循经 ,血溢于外 ,所以适用清热解毒、祛瘀通络法可使脉络瘀滞得除 ,血有所归而促进病愈。现代药理学也证实 ,活血化瘀可降低全血黏度 ,抑制血栓形成 ,还可以增强肾血流量 ,改善微循环 ,调节免疫功能 ,并具有抗过敏、抑制变态反应炎症的作用 ,故清热利湿、祛瘀活血之法在治疗本病既符合中医对本病认识理论 ,也符合当今对紫癜肾炎病理变化和方药药理学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