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类风湿关节炎
快速搜索

类风湿关节炎并非“绝症”

2015年09月29日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最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之一,也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在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率已达0.34%。目前还没有根治该病的方法,因此民间常称其为“不死的癌症”。但是近十年来,现代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已有明显的进步,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任立敏介绍,随着治疗理念上的转变以及新的抗风湿病药物不断出现如来氟米特、生物制剂等,使疾病趋向完全缓解、防止致残是可以变成现实的。任大夫提醒人们当出现关节疼痛尤其有肿胀、晨僵等前期症状时,应尽早到正规医院的风湿免疫科进行规范化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类风湿关节炎并非“绝症”

确切病因尚未确定,较难预防

据任大夫介绍,类风湿关节炎可能与遗传、内分泌、性别、气候、细菌和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该病在女性多见,尤其30至50岁女性,男性在50岁以后发病增加,但是其确切病因尚未明了。“正因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尚未确定,因此很难预防。”类风湿关节炎早期主要表现为关节的肿胀疼痛,尤其是双手、腕、足等小关节,往往呈对称性,常伴有晨僵。晨僵是指患者清晨出现关节部位的发紧和僵硬感,是许多关节炎的表现之一。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晨僵可持续1个小时以上。晚期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畸形,并伴有肌肉萎缩和关节功能障碍。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致残性关节炎,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早期患者即可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晚期患者关节严重变形,重者可完全不能自主生活,导致残废,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