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病因引起有很多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及饮食因素、.胃酸和胃蛋白酶、.应激精神因素、遗传因素、胃运动异常及其他因素。病症变现为上腹部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现上述节律。少部分患者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作为首发症状。治疗不容易彻底而且易复发。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到的是几则治疗胃溃疡的民间传播验方,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不同,进行尝试性治疗。
一、材料:韭菜白300克,鲜蜂蜜250克,鲜猪油200克。
用法:将前味药烤干研粉,后两味拌匀成蜜油。每次服蜜油9克加韭菜白6克。
剂量:每日3次,连用1—3周。
二、材料:乌贼骨50克,浙贝母200克。
用法:上两味共研细末,混匀即得。
剂量:每日两次,每次4克,连服1—3周。
三、材料:适量的小羊羔肠子。
用法:将小羊肠浸泡、洗净、翻开,用玉米粉外撒,翻转羊肠,放适量油盐,煮食。
剂量:每天3次,连食1个月。
四、材料:野荞麦根90克,猪骨头适量。
用法:炖服。
剂量:每天1剂,连服7天,此后每隔两天服1剂,连服1—3周。
五、材料:蚤休20克,鲜猪肚1只。
用法:在猪肚内塞入已用水浸透的蚤休,扎紧猪肚两端。再加水及盐文火慢煲,最后倒出药渣,喝汤食肉。
剂量:每隔4天用1剂,连用一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