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解放军307医院胸外科主任黄乃祥告诉记者,由茶碱和乙二胺组成的氨茶碱是传统的止喘药,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有效药物之一。氨茶碱的作用主要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在解痉的同时还可减轻支气管黏膜的充血和水肿、促进排痰,是治疗阵发性和持续性呼吸困难性哮喘的首选药物。此外,小剂量的氨茶碱对冠状动脉也有扩张作用,可以用于心源性哮喘和心绞痛等疾病的治疗。
氨茶碱分为口服和注射两种。口服用于呼吸困难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支气管疾病痉挛状态;注射则用于哮喘的严重发作、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疾病、早产儿新生儿呼吸暂停等。
氨茶碱药效虽好,但其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非常接近,有时候很难把握。一般来说,氨茶碱血药浓度超过1毫克/100毫升才会起效,但超过2.5毫克/100毫升即可引起中毒。此外,剂量过大或静脉注射过快时,在半小时到1小时内即可出现中毒反应。
氨茶碱中毒的主要表现包括,厌食、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发热、出汗、头晕等,继而出现频繁剧烈的呕吐、腹痛、心悸、心律失常、脱水、血压骤然降低,亦可发生呕血、便血、血尿,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或惊厥、抽搐脑水肿而死亡。对氨茶碱敏感的病人即使未过量,也会出现躁动不安、失眠等中枢兴奋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