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糖尿病
快速搜索

不必“谈糖色变”

2015年04月18日

  与病友聊天,挂在嘴边的话总是血糖高呀低呀的。本来甜滋味是生活中离不开的享受,可到了糖尿病病人身上却成了“苦涩”。因此,有必要提醒病友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防“恐糖病”。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不懂防治糖尿病知识的人(或称“糖盲”)居多,一旦发病,视“糖”为虎,怕“糖”怕得要命,不敢沾甜食,不敢吃米、吃面,天天以菜代饭,盲目地推行“饥饿疗法”。血糖稍高的人,如能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血糖其实可以保持平稳;但当中有些人却太紧张了,误认为“吃粮越少越好,吃菜越多越好,运动时间越长越好”,强迫自己过着“苦行僧”的生活,导致营养不良,体质下降,免疫力低下,闹出别的病来。

  二、要懂得不是因为吃糖多了才得糖尿病。正常人的血糖之所以能保持在正常范围,是因为有充足的胰岛素能够正常发挥作用,而糖尿病病人体内的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影响了对糖的调节,才出现了血糖升高现象。所以,说“患糖尿病是因为吃糖多了”的说法是不确切的。目前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免疫力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三、正常人血液内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称之为血糖。血糖对于人体来说就相当于汽车所需要的汽油,其功能主要是提供人体各种器官(如大脑、心脏,肌肉)活动时需要的能量。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后,在细胞内被代谢并释放出能量,供人体各种器官活动时利用。吃了食物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开始上升,此时胰腺就会分泌胰岛素进入血中,协助葡萄糖进入细胞。打个比方,将细胞比作房子,胰岛素是牛丁开房门钥匙,葡萄糖是靠这把钥匙进入细胞内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