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糖尿病
快速搜索

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

2015年04月18日

  餐后高血糖是引起糖尿病并发症的最重大的因素。因为血糖愈高,进入各种细胞的量愈大,造成组织细胞的损害也就愈重;而且这种损害作用可维持很长的时间,在严重高血糖过后并不立即消退。钻研表明,糖尿病患者如只节制空腹血糖,而餐后高血糖节制不良,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将显著增高。

  餐后高血糖的发生机制

  正常人进餐后10分钟血糖开始升高,进餐后1小时达高峰,但一般不超过7.8mmoi/l,2~3小时回到餐前水平。正常情况下,全天平均血糖水平不超过5.6mmoi/l,这种精致的血糖调控主要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反应来调节。

  餐后胰岛素的分泌有两个时相,第一时相(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是指快速静注葡萄糖后,血浆胰岛素迅速上升,在数分钟内达到峰值,继而快速(在10分钟内)下降,第二时相是指第一时相后出现的胰岛素分泌.可延续数小时。餐后早时相胰岛素分泌能抑制葡萄糖的发生,减轻后期的高胰岛素血症,这对维持24小时血糖的平稳节制异常重大。

  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体现为胰岛素分泌模式的异常,即第一时相减低或缺失,第二时相代偿性延长并缓慢增高,两餐间不能恢复到基础状况。由于早时相胰岛素释放减少,胰岛素分泌峰值延迟,餐后胰高血糖素分泌抑制削弱,肝糖原分解和肝肾糖异生增加,造成餐后血糖的延续升高(7,8mmoi/l),在餐后2小时达到峰值,同时因为胰岛素抵抗,患者血糖扫除率显著降低,更加重了餐后血糖的升高。

  餐后高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餐后高血糖对糖尿病患者危害很大。首先,糖尿病患者的餐后高血糖为一天中血糖水平最高阶段,其相加的延续时间可达8~10小时,甚至更久。长时间的高血糖水平可引起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进一步升高,形成了恶性循环。其次.长时间的高血糖水平可危害到人体的多种重大脏器,包括心、脑、血管、眼、神经、肾脏等。

  餐后高血糖是引起糖尿病并发症的最重大的因素。因为血糖愈高,进入各种细胞的量愈大,造成组织细胞的损害也就愈重;而且这种损害作用可维持很长的时间,在严重高血糖过后并不立即消退。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如只节制空腹血糖,而餐后高血糖节制不良,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将显著增高。

  引起餐后高血糖的几个原因

  临床中,很多糖尿病病人经常是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很高,即使是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医疗也节制不好,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糖尿病专家介绍,餐后血糖过高与如下几个因素有很大关系:

  1.与糖尿病自身有关。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糖尿病病人由于早时相胰岛素分泌受损,胰岛素高峰延迟,餐后血糖往往显著升高,假如病人合并有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则餐2后高血糖会延续很长时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