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触病人的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体检空腹血糖小于6.0 毫摩尔/升,很理想;但是一查餐后2小时血糖,却大吃一惊,远大于11.1 毫摩尔/升,早已戴上糖尿病“帽子”。这提醒我们,要知道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单凭体检做空腹血糖检查远远不够。事实上,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极其重要,对糖尿病早发现、早诊断、合理治疗、防治并发症以及观察预后都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当前的糖尿病诊断主要依靠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国外研究表明,亚洲人群整体糖尿病患病率为10.3%,而已知患糖尿病者仅占总人口的4%。也就是说,有大于半数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已经患有糖尿病。未诊断出的糖尿病患者中,多为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或两者都升高。因此不能单纯测定空腹血糖,应该更加重视餐后2小时血糖的检测。
餐后血糖升高,对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和预后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相同空腹血糖水平下,餐后2小时血糖越高收缩压越高。无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如何,随着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颈动脉内膜厚度增加,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
空腹血糖水平相同的人群,餐后血糖越高死亡率越高。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的患者所有原因导致死亡率升高19.2%,而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率升高15.5%。同时,餐后2小时血糖越高,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越高,其中最主要的是癌症。所以我们不仅要通过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糖尿病,而且要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使其控制在理想水平以减少严重并发症,降低其所导致的死亡率。
总之,餐后血糖的测定至关重要。
餐后2小时血糖就像“天气预报”
很久以来,在糖尿病诊治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血糖监控往往只重视空腹血糖,而忽视了餐后血糖。不但许多患者是这样,有相当多的糖尿病医生也对餐后血糖的监控重视不够,实际上这是不对的。人体从进食早餐开始到晚餐(或宵夜)后,机体持续处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过程,共持续约20个小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真正的空腹状态仅仅只有早餐前的4个小时左右,也就是说一天中人体大部分时候均处于餐后状态。因此,餐后血糖是否控制良好对于整体代谢达标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