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24小时之中,人们的血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三餐后由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会形成三个大的高峰;早晨4-8点由于肝糖的输出,而形成一个小的高峰;凌晨1-3点由于消化道空空如也,各种升糖激素又都处于低水平,这时的血糖值是最低的。
血糖“暴躁不安”埋隐患
在各种激素的调节下,一般人同一日内血糖波动幅度在2.0-3.0毫摩尔/升之间,日间血糖波动幅度则更小。但是,糖尿病患者同日内和日间的波动幅度可达到正常人的2-3倍,胰岛功能越差,波动越明显,而且很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血糖值的“暴躁不安”不仅为血糖控制增加了难度,还会导致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例如,血糖波动幅度大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也较多;长期血糖波动大,导致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的风险都会增加。最近更有观点指出,糖尿病患者中存在很多“加速大脑老化”的因素,血糖波动就是其中之一。在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起效迅速的口服降糖药物来降低餐后血糖,有益于延缓认知能力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