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证实神经组织中存在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浸润。抗交感神经节抗体(CF-SG)、抗迷走神经抗体(CF-V)、抗肾上腺髓质抗体(CF-ADM)与糖尿病神经病变有一定的相关性,抗磷脂抗体、抗糖脂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与神经生长因子(NGF)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基因倾向性的问题不容忽视。这说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关系密切。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包括体神经与自主神经损伤。在确诊1年的糖尿病患者中神经病变的发病率为7%,而病程25年以上者,发病率达50%。如果包括亚临床的神经病变,发病率则高达90%。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症状与体征大多不可逆,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一旦自主神经系统受累,5年死亡率高达50%,因而有效预防与控制糖尿病神经病变变得尤为迫切。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与基因倾向性、过度饮酒、吸烟等因素均有一定关系。但目前认为最主要的发生机制有三:即代谢因素、自身免疫与血管因素。代谢机制主要为高血糖致多元醇流量增加、山梨醇与果糖堆积、肌醇减少,亚麻酸转变为二酮α亚麻酸,N-乙酰基L-肉毒碱减少,Na+泵失调等。血管因素则指微血管损伤而致缺血、生长因子减少等。近年研究发现,自身免疫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