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许多离退休人员在进行健康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结果接近正常值的上限,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报告为糖耐量曲线比正常曲线略高,但自诉无糖尿病症状。医生认为这种情况够不上糖尿病诊断标准,通常称之为“糖耐量减低”。
医学研究资料表明,我国发生糖耐量减低的人约占2.5%~3%,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肥胖、体力活动较少、血脂增高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和高胰岛素血症者,多为诱发糖耐量减低的危险因素。国外有关资料显示,所有Ⅱ型糖尿病患者,几乎都要经过糖耐量减低这个阶段,故有人把糖耐量减低者视为糖尿病发病的高危人群,或者称“糖尿病前期”。据临床观察,在糖耐量减低的人群中,约有5%~15%可发展为糖尿病患者,10年以后发展成糖尿病的比例可能更高些。糖耐量减低往往还同时伴有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患。据报道,糖耐量异常者与正常人群比较,高血压、肥胖患病率要高2倍,而冠心病患病率则高8倍之多。因此,有关专家认为,老年人应积极控制和延缓糖耐量异常的发生和发展,这对糖尿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