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糖”威胁着糖尿病患者
专家告诉人们:说起糖尿病的“毒糖”,其实并不陌生。人体内葡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发生紊乱,导致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超出正常标准,达到一定的界限,以致出现尿中含“糖”,就叫糖尿病。这里的“糖”被称之为“毒糖”,“毒糖”是血糖忽高忽低、糖尿病难以治愈的罪魁祸首。
“毒糖”与一般血糖同为生物小分子,却只起破坏作用,就像遍布血液的无形毒虫,偷偷地侵蚀各种功能蛋白,不断增加血糖中的胰岛素识别盲区,造成胰岛素无法结合受体,血糖难以转化为人体正常能量。大量未代谢的血糖滞留血液中,致使血糖居高不下,最终形成糖尿病。并不是糖尿病病人的尿中都有糖,尿中有糖未必是糖尿病,关键是血糖是不是升高到一定水平。
“低血糖”也可能是糖尿病
专家说:人们往往只知道糖尿病患者是高血糖,其症状是“三多一少”,描述的是“尿得多、喝得多、吃得多,以及体力和体重的下降”。约有三分之二的糖尿病病人有“多饮症状”;约有一半的糖尿病病人有“吃得多”的症状;几乎全部患者都有“一少”。但许多糖尿病患者目前并不清楚糖尿病不仅仅是高血糖,而且也存在着低血糖的情况。
低血糖的表现实际上就是有的糖尿病病人所说的,他们的最早症状不是“三多一少”,而是餐前饥饿难忍。其实这就是糖尿病低血糖的症状。导致低血糖的原因是在糖尿病患者的早期或者前期,病人身体内胰岛素分泌的量虽没有明显减少,但分泌开始变得迟缓而与血糖水平不一致,餐后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不出来,致使血糖升得过高;下顿餐前血糖下来了,胰岛素分泌反而达到高峰,这样就造成了低血糖,引起餐前饥饿难忍。以后随着病情的进展,胰岛素分泌越来越少,这种餐前低血糖就不再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