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老伴接连住院,前年发病于年末酒宴上,去年发病于国庆佳节,住院花钱别说,要紧的全家人失去了佳节欢乐,这才引起我的关注:老伴的健康不可等闲视之!
具体的事儿还得从两年前的一次教训说起。
两年前,有一回老伴服了一个月的脉君安降压药,血压是平住了,但血糖却升高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当时检查了此药,发觉内含一种氢氯噻嗪(简称双克)的西药成分。我怀疑可能与此有关。后来请教了一位西医专家,果然不错。然后我问老伴此药是谁开的,她说听一位病友说的。哦!至此我才发觉原来老伴还是个“医盲”哩!她向来用药随听病友,随凭医生开,根本没有自己的主见,谁说啥药好,全听谁的,今天一种,明天又一种,换来换去,没个准。
我查了她服过的寿比山、北京0号、复方降压片、珍菊降压片等等,均含有氢氯噻嗪的成分,难怪她的血糖一直控制不理想。当时正好单位退协给我送来一本《老年常见病预防与治疗》的书,我从此书六大类降压药中沙里淘金找到了一种最合适的。此例告诉我,病患者服药不可乱用,不可滥用,必须要对症下药,少服共性的,要服个性的。由此我想到了“开卷有益”的一句古话,马上到书店买了几本通俗医书。
开卷有益,果然不错。通过翻书求医,首先让我认清了老伴疾病的真面目。过去只知道老伴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今天根据她的病情去“按图索骥”,发现又多了肾病和心脑血管病,因为尿中有了微量白蛋白,平日有头晕和行步困难的症状,也就是说原来两病有了恶化,倘若再任其发展,失去治疗良机,将后悔莫及!
这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老伴疾病问题的严重性,通过查书求医,使我懂得了医学的博大精深,治病的艰难。过去,我把高血压和糖尿病看得很简单,认为只要用点降压药、降糖药就是,哪里知道用药如此不易,两病的并发症又是如此繁多而可怕。这几年来,老伴糖尿病先用糖适平,后用达米康、嘧吡哒、拜糖苹、二甲双胍,谁知数药先后均失效,最后只好两三种合用,就用了艾汀、拜糖苹、诺和龙,此外,高血压用上纳欣同、倍他洛克、雅施达,当时一天合用十几种药。天呐,药物压死人呀,花大钱暂不说,更可怕的“是药三分毒”呢。
我一头雾水沉入书中,然后慢理出头绪来,原来老伴患的还是“医盲”病,她不懂得糖尿病“五驾马车”并开(糖尿病教育、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血糖检测、药物治疗)的治疗原则,只重药物治疗(有人认为这是最后手段),忽视了尤为重要的饮食和运动疗法,同时用药缺乏自己的个性。其实在“开卷有益”之前,我们大家何尝不是个“医盲”呢。
现在我就举自己为例吧。一次,老伴降糖药使用不当,尿中排出较多微量蛋白。于是我就想当然地让她每天多吃豆制品,以补身体,结果呢,微量蛋白越排越多,肾病越来越重。谁知道,这时候其实不应该补充粗糙的蛋白增加肾小球的过滤负担,而只能吃诸如鱼类等一些优质蛋白。可我做了件适得其反的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