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糖尿病
快速搜索

肥胖:导致糖尿病的“凶手”

2015年04月18日

  目前我国肥胖者越来越多,而糖尿病发病率也以惊人的速度增加,使人担忧的是糖尿病人的年龄逐渐提前,临床上看到少年、青年患者增加显著,其中最多的是肥胖者。肥胖可合并许多代谢紊乱,包括糖耐量低减、胰岛素反应不敏感(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等,这些代谢紊乱常可引起糖尿病。

  从肥胖到糖尿病的进展一般为:肥胖→糖耐量低减→2型糖尿病→难以控制的高血糖→糖尿病并发症→致残及死亡。

  肥胖为什么容易引起糖尿病?

  长期持续肥胖者,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可高达普通人群的4倍之多。统计表明,糖尿病在体重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仅为0.7%。体重超过正常值20%,糖尿病发病率为2%;体重超过正常值50%,其发病率可高达10%。中度肥胖者的糖尿病发病率约增加4倍,而极度肥胖者则增加30倍,糖尿病的危险与肥胖持续时间以及肥胖程度有关。而在2型糖尿病人中80%是肥胖者,60%肥胖患者有糖耐量低减。故肥胖与糖尿病“密不可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糖代谢异常疾病,长期持续性高血糖可产生多种毒性作用,会慢慢地对血管进行“浸泡、渗透”,犹如“蚁蝼溃长堤”一般,将动脉血管等组织细胞侵蚀得“千疮百孔”,血管内皮被损害得伤痕累累。

  根本原因在于肥胖者体内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土壤”,叫做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是人体内最主要的降血糖激素。人在进食后将大量的糖份吸收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各处。只有依靠胰岛素,血糖才能进入细胞,被人体利用,同时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被胰岛素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要想胰岛素能够起作用,首先需要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然后牵动细胞内一系列的信号传导物质,把“糖来了”的消息一层层地传导到细胞深处,由细胞深处把一种叫做“葡萄糖转运子”的物质调动到细胞膜表面,通过它把葡萄糖搬进细胞内,用来产生能量。一时用不了的葡萄糖就被转化成糖原储存起来。

  许多学者认为肥胖者的细胞,特别是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为满足代谢的要求,胰腺必须分泌比正常值高出5—10倍的胰岛素。也就是说肥胖者比正常人需要更多的胰岛素,以使葡萄糖得到正常利用。为了克服胰岛素抵抗,胰腺就会大量合成胰岛素,造成肥胖者血胰岛素水平大大高于普通人,这就是所谓“高胰岛素血症”。肥胖早期还可以通过高胰岛素血症来勉强把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随后就有可能由于过度工作,胰腺合成胰岛素的功能就渐渐衰竭,胰岛素的生成就渐渐不够把血糖降低到正常范围。久而久之,胰脏发生疲劳,最终不能充分生产胰岛素,中年以后肥胖引起糖尿病的发生,临床上是屡见不鲜的。因此,肥胖是“狼”,糖尿病是“狈”,它们”狼狈为奸”!

  糖尿病现在还无根治办法,然而在某种程度上它却可以预防。其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就是保持正常的年龄体重,做到合理饮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预防糖尿病要从防止过度肥胖抓起,要从儿童开始。千方百计作到保持正常的年龄体重,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有效的减肥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或是明显减轻糖尿病的程度。

  肥胖病人预防糖尿病从减肥开始:

  1、运动节食减肥法

  适当节食,配合运动,是治疗肥胖症的一项最根本、最重要的措施。选择低脂肪、低热量的饮食,再通过运动增加热量消耗,就能达到减肥的目的。此方法适合有毅力的肥胖患者。

  2、药物减肥法

  药物治疗适用于已经采取了饮食治疗、运动锻炼不见效的肥胖者。目前减肥药物品种丰富,往往令肥胖者眼花缭乱,有的药物减肥效果不错,但停药后反弹速度非常快,而且还伴有头晕、乏力、腹泻等副作用,因此减肥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而且只能作短期辅助治疗。

  3、手术减肥法

  目前流行的吸脂减肥术。胃肠重组减肥术等手术减肥法,往往可以令减肥心切的肥胖患者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其过程相对痛苦,损伤较大,还可能出现并发症。人们选择手术减肥,应该到正规整形医院进行。

  4、中医减肥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