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那么,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足的症状?发现糖尿病足早期症状后又该如何防治呢?39健康网特地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内分泌科的赵同峰主任,请他告诉糖友们如何早期“揪出”糖尿病足!
专家简介:赵同峰,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曾作为访问学者到澳大利亚Deakin University学习,亚太临床营养学会会员,中国营养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任多种SCI杂志的审稿人,《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特约审稿专家,家庭医生在线医学委员会委员。已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级课题十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3篇。擅长糖尿病、肥胖症、尿崩症、痛风、骨质疏松、高脂血症、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垂体瘤、肾上腺疾病、继发性高血压等代谢性及内分泌性疾病的治疗。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周四上午。
科室特色: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内分泌科与伤口、造口专科、骨科、血管介入科、烧伤外科等多科室强强联合,成立糖尿病足学科组,技术力量雄厚,采用先进的负压引流技术和血管介入技术治疗与糖尿病相关的下肢溃疡、感染、坏疽、下肢血管栓塞等,为患者提供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提供最优质医疗服务。
糖友出现脚踩棉花感或感觉缺失 预示糖尿病足来临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2011年全球糖尿病病人约为3.66亿,由于寿命延长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的人数还会进一步增加,在所有的非外伤性低位截肢手术中糖尿病病人占40%-60%;在糖尿病相关的低位远端截肢中有85%是发生在足部溃疡后。
赵同峰主任表示,“通过早期筛查和积极管理,45%-85%的足溃疡史可以预防的。”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足呢?其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出现下肢皮肤干而无汗,皮肤瘙痒,肢端发凉,浮肿或干枯;或感觉迟钝或丧失,脚踩棉花感,肢端麻木、刺痛、灼痛,甚至踩上了铁钉都不自知,门诊就曾有一位糖尿病患者踩上铁钉一周经别人提醒才发现;还可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皮肤颜色变暗或出现色素斑;严重者还可见肢端皮肤干裂、糜烂、溃疡、出现血疱、水疱、坏疽等。
体检也能辅助“揪出”糖尿病足,具体可发现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深浅反射迟钝或消失,足部发生多种畸形,如弓形足、扁平足、跖骨头下陷,槌状趾、鹰爪趾、夏科关节等表现,若有骨质破坏还可发生病理性骨折等。
宽松的鞋袜和适合的水温 有效预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要保护好自己的双足,首先要戒烟限酒;其次要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积极治疗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等。同时,赵同峰主任强调,生活中的预防措施也很关键:
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应穿宽松的鞋袜,保持足部清洁,勤换鞋袜,防止足癣发生;不要用热水袋直接接触肢体,洗、泡脚的水温不能过高,三十七、八度即可,防止足部被烫伤;脚趾甲不要修建得太过尖锐,要防止伤及正常组织;穿鞋时要检查鞋中有无异物,防止被异物扎伤、磨伤,禁止赤脚行走。
进行下肢针灸、理疗或修脚时,注意要严格消毒,防止局部感染发生。对足部畸形患者,应及时矫形;根据压力测定结果配合适的矫正鞋或鞋垫。
赵同峰主任提醒糖友:“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以及足癣、皲裂、溃疡、感染、血疱、水疱、坏疽、足部畸形等足部病变,及时到专科医院诊治。”
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 负压吸引增疗效
很多患者内心很纠结,糖尿病足治还是不治?到底能不能治好?赵同峰主任指出,“糖尿病足虽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截肢,甚至威胁生命,但并非不治之症,患了糖尿病足之后,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大部分患者是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