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石形成的因素有哪些?介绍,痛风石是痛风没有合理的治疗情况下形成的产物,那么,痛风石形成因素有哪些呢?我么一起来了解一下,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痛风石形成与病程的关系
目前研究表明,典型的痛风石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发作年龄早;病情长期不愈;经常发作及血尿酸水平明显增高。
从痛风开始发作到慢性关节炎症状或可见痛风石出现的时间约是3-40年,平均为11.66年。Gutman对1165例未经药物治疗原发性痛风患者的一份回顾性分析表明,在第一次发作后的1-5年,70%无痛风石,未愈者几乎亦无微粒沉着。在发作10年后,约一半患者仍无痛风石,大多数未愈者仅有微粒沉着。此后在起病20年以上的患者中,没有痛风石者仅占28%,而严重跛行的病例占24%
(二)痛风石形成与血尿酸盐水平的关系
血清尿酸如果不超过480umol/L(8mg/dl)时,痛风病人很少会发生痛风石。但当血尿酸浓度超过540umol/L(9mg/dl)时,约半数患者可能出现痛风石。Gutman等观察平均血尿酸在546umol/L(9.1mg/dl)时,722例无痛风石,血尿酸水平在600-660umol/L(10-11mg/dl)时,456例有小到中度的痛风石;111例广泛的痛风石患者其尿酸水平大于660umol/L(11.0mg/dl).因此,原发性痛风石沉积形成速率是和高尿酸血症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有直接关系。痛风石的形成还和肾脏病的严重程度有关系。
(三)痛风石形成与治疗的关系
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问世之前,50%-70%的痛风患者发展为可见性痛风石和永久性变形或慢性结节肿性痛风,造成畸形,以致继发感染而卒,切除手指、脚趾者不在少数。由于目前痛风急性症状的及时控制,防止了反复发作侵袭多关节及加重损害,加之促尿酸排泄药物的应用,痛风石的发生率下降到35%以下。1968年以来别嘌醇的普遍应用及苯溴马隆德应用,痛风石的发生率进一步下降。
痛风石形成的因素有哪些?以上的介绍,大家是不是都了解呢,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的问题,可以在线咨询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