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应该知道,疾病的及时诊断对治疗是很有帮助的,那么,要怎么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呢?这是很多人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上初发时起的缓慢,患者先有几周到几个月的疲倦乏力、体重减轻、胃纳不佳、低热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前驱症状。要怎么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呢,我们来听介绍一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吧。
目前对RA诊断没有特异性指标,RF因子及X线征象虽具有重要诊断意义,但并非RA特有,正确的诊断仍建立在对整个病情的综合判断,并需在认真地排除非RA关节病之后,方可确立。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RA)提出的修定标准被广泛地采用,收录如下: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ARA,1987) 定义
1、晨僵
关节及其周围僵硬感至少持续1小时(病程≥6周)。
2、3个或3个区域以上关节部位的关节炎医生观察到下列14个区域(左侧或右侧的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膝、踝及跖趾关节)中累及3个,且同时软组织肿胀或积液(不是单纯骨隆起) (病程≥6周)。
3、手关节炎
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炎中,至少有一个关节肿胀 (病程≥6周)。
4、对称性关节炎
两侧关节同时受累(双侧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跖趾关节受累时,不一定绝对对称) (病程≥6周)。
5、类风湿结节
医生观察到在骨突部位,伸肌表面或关节周围有皮下结节。
6、类风湿因子阳性
任何检测方法证明血清类风湿因子含量异常,而该方法在正常人群中的阳性率小于5%。
7、放射学改变
在手和腕的后前位相上有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放射学改变:必须包括骨质侵蚀或受累关节及其邻近部位有明确的骨质脱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