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控制血压的最佳时间是早晨 由于血压升高受外界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想要找出血压波动的规律很困难。可是人体本身有它自己的变化规律,血压也会随着这些规律发生波动。稳定高血压可以从多方面下手,降压……
由于血压升高受外界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想要找出血压波动的规律很困难。可是人体本身有它自己的变化规律,血压也会随着这些规律发生波动。稳定高血压可以从多方面下手,降压药、食物、稳定情绪等都可以对血压升高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那么人体血压在什么时候控制是最有效、最关键呢?
血压高峰出现在清晨
血压存在昼夜变化节律,这与人体生物钟有内在关联。在绝大多数血压正常和无并发症的高血压人群中,夜间睡眠时血压降低,大约在凌晨两三时最低。清晨醒前血压快速升高,晨醒后开始日常活动的最初几小时内(约清晨6~9时)血压达到或者接近峰值。
老年人由于脉管硬化,24小时内血压变化更加明显,血压在清晨急速升高甚至可达50毫米汞柱,医学上称之为“血压晨峰”。
血压晨峰引起心血管系统压力升高,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因此,早上刚刚醒来后的几小时也是高血压患者一天中最危险的时段。
一天24小时都得控制血压
然而让一个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安稳度过”24小时并非易事。血压波动受很多环境和个体因素影响,再加上有些患者认为血压正常就擅自停药,还有些患者常常会不经意的漏服药物,这些都为获得24小时血压控制带来了障碍。专家指出,在治疗上,选择真正能持续24小时降压的药物对提高血压控制率,帮助患者获得一个24小时健康血压,安度“血压晨峰”,降低与凌晨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有很大的意义。
目前临床上有很多医生推荐一天一次给药的降压药物,但事实上有些药物其实难以达到一天一次就可以持续24小时控制血压。这就需要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时应该严格遵循医嘱,选择能在真正意义上持续24小时降压的药物。
控制血压不能光靠药物
我国是高血压的高发地区,高血压发病人群也为世界之最,因此对于高血压的预防工作刻不容缓。并不是只有高血压患者才需要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应从预防着手,因为高血压除了使用药物控制以外,生活方式也起决定性的作用。比如说: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喝酒、坚持锻炼、保持体重、少食用食盐、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大家做好高血压的预防工作。减少高血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