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高血压
快速搜索

高血压患者不宜献血

2015年04月22日

核心提示:高血压患者不宜献血 导语: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高血压患者献血,除非患者血压稳定,并要有医护人员在现场监控才能献血。不建议高血压献血,主要是怕献血过程出现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人献血时,心脏……

导语: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高血压患者献血,除非患者血压稳定,并要有医护人员在现场监控才能献血。不建议高血压献血,主要是怕献血过程出现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人献血时,心脏的冠状动脉易发生痉挛,可能引起一时性缺血,导致心绞痛。此外,高血压病人多合并有血脂异常,常有血流或血管异常。献血后血压下降、血流减慢,可引起血栓形成,易发生心肌梗死的意外。有时患者认为自己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了,但血管本身的调节异常状态没有改变,献血引起的血压波动也会引发危险。如果高血压患者实在有需要献血,必须要在医护人员监控下进行,以便发生异常状况及时处理。

 

高血压患者不宜献血

每年定期献血,的确可以缓解高血脂、高血黏和临界高血压(血压<140/95mmHg)的症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属于营养性疾病,除遗传因素外,多是因为长期食用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长期大量饮酒,同时又缺少运动而造成的。当身体患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或其中一两种时,体内微小血栓的数量就会远远超过了正常人。这时,微小血栓便成为非常危险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微小血栓就会突然聚集,形成大血栓,堵塞血管,引发心梗、脑梗。治疗高血脂和高血黏的方法就是控制饮食和适当锻炼,定期献血也是缓解病情的方法。高血脂、高血黏并不影响血液质量。

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高血压患者献血,除非患者血压稳定,并要有医护人员在现场监控才能献血。有些患者认为高血压就是因为血太多,放掉一点血压就会正常,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高血压病非指“血多”,而是血管发生了病变。血液从心脏流经血管到达全身各处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叫做血压。某些人血液不能很容易地通过全身,病变使血管变狭窄了,血流的压力就会升高以保证血流通过。这样一来,动脉血压超过正常值就形成了高血压。

不建议高血压献血,主要是怕献血过程出现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人献血时,心脏的冠状动脉易发生痉挛,可能引起一时性缺血,导致心绞痛。此外,高血压病人多合并有血脂异常,常有血流或血管异常。献血后血压下降、血流减慢,可引起血栓形成,易发生心肌梗死的意外。有时患者认为自己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了,但血管本身的调节异常状态没有改变,献血引起的血压波动也会引发危险。如果高血压患者实在有需要献血,必须要在医护人员监控下进行,以便发生异常状况及时处理。

健康人献血确值得提倡。适量献血可降低血液的粘滞度,预防多种疾病。现代人营养过剩、脂肪堆积和肥胖。特别是从事非体力劳动的中年人,平时很少运动又不注意调整饮食,特别容易使血液粘滞度增高、动脉粥样硬化,诱发疾病。献血可减少血液中的所有成份,降低血液的粘滞度,使血液流速加快,这是对身体健康有益处的。

但是,通过献血并不能缓解高血压的症状,上述献血的高血压患者应该属于临界高血压患者,否则采供血机构是不会允许其献血的。因高血压患者的血液稠度比较大,血管壁弹性小,硬度比较高。高血压患者献血时,冠状动脉可能会痉挛,引起一时性缺血、头晕等不可预见的情况。因此,高血压患者最好不要献血,但临界高血压者可适当献血,能够起到预防和缓解的作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