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高血压
快速搜索

收缩压比舒张压更值得关注

2015年04月22日

核心提示:收缩压比舒张压更值得关注 导语:年龄大于50岁以上,无论收缩压是多少,个体舒张压越高,冠心病的危险性越大。然而评估危险性时,收缩压与舒张压都很重要,均应考虑。特别是无论显著升高的是收缩压……

导语:年龄大于50岁以上,无论收缩压是多少,个体舒张压越高,冠心病的危险性越大。然而评估危险性时,收缩压与舒张压都很重要,均应考虑。特别是无论显著升高的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甚至其中一个是正常时,另一个都不能被忽略。

 

收缩压比舒张压更值得关注

弗兰明汉心脏研究所的最新数据详细表明,年龄在50岁以下时,舒张压是冠心病最好的预测因子;在50-60岁之间,收缩压与舒张压的预测能力相同;而大于60岁收缩压则更为重要,单纯收缩性高血压能够增加约40%的中风和冠心病危险性,并增加约50%左右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它也增加约50%高龄人群心力衰竭的发展。实际上,年龄大于50岁以上,无论收缩压是多少,个体舒张压越高,冠心病的危险性越大。然而评估危险性时,收缩压与舒张压都很重要,均应考虑。特别是无论显著升高的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甚至其中一个是正常时,另一个都不能被忽略。

在某杂志上发表一篇“收缩压才是关键”的文章。该文主要提醒高血压患者要更加关注收缩压,并根据多方参考资料得出关注收缩压的重要性。血压通常由舒张压和收缩压来表达,根据相关资料得知收缩压增高较舒张压增高更为常见,收缩压增高造成的巨大全球疾病负担大于舒张压增高。目前在收缩压与舒张压治疗的相对重要性上存在困扰,因而在医学领域普遍对收缩压重要性的认知不足。

血压应结合个体心血管风险来考虑,且多数高风险患者不仅仅需要一种方法来降低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一般会把注意力放在≥50岁个体身上,年龄小于40岁的个体,有40%的高血压患者是单纯的舒张压升高。因此,对于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同样重要,但是这类患者的比重非常小,不能以此判定舒张压与收缩压同等重要。

在治疗血压的试验以及全国性调查中,一致发现收缩压较舒张压难于控制,且常需要用更多药物来治疗。对于年龄大于50岁的人群,除了建议将临床关注的焦点转向收缩压外,还有四点原因:第一,收缩压的测量比舒张压更简单、准确,并可更好地预测风险;第二,用两个不同的数值来判定高血压,使许多患者混淆了收缩压和舒张压的相对重要性;第三,许多医生也被舒张压和收缩压的不一致所困扰,多数医生仍用舒张压来指导他们的临床治疗决策;最后,将公共卫生信息集中于单个数值,对50岁以上的患者来说有可能改善疗效和控制收缩压。

所以,对大部分人的高血压的症状的诊断和疗效评价都应以收缩压为标准。对于50岁以上的人群,收缩压通常为诊断高血压的症状的唯一标准。过度关注舒张压是不恰当的,可能会导致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经治疗不能达到满意的程度,同时也会对减轻高血压的症状的药物疗效评价及降压药物今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对于50岁以下人群,舒张压是需要控制的,但更要强调收缩压控制达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