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高血压患者秋游出行有讲究 导语:近年来热爱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这其中不乏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疾患的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外出旅游,对于家人来说难免心中牵挂,而在旅行中因血压突然变化引起心脏衰竭或……
导语:近年来热爱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这其中不乏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疾患的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外出旅游,对于家人来说难免心中牵挂,而在旅行中因血压突然变化引起心脏衰竭或脑血管中风的病例也时有所闻。专家提醒,高血压患者不适合参加行程密集的旅行团。外出旅行,最重要的是放松心情。心情愉悦能使血压保持平稳,这高血压、心脑血管病人是一剂良药。如果发生突发事件,要机智应对,不能硬碰硬,有时候吃了眼前亏也不要太生气,事后再想办法处理。
高血压患者秋游出行有讲究
近年来热爱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这其中不乏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疾患的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外出旅游,对于家人来说难免心中牵挂,而在旅行中因血压突然变化引起心脏衰竭或脑血管中风的病例也时有所闻。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血压危象及其他合并症,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心肌肥大、心脏衰竭、动脉瘤、肾动脉硬化和脑血管病变等。根据临床上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若能将收缩压控制在130毫米汞柱至140毫米汞柱之间,将舒张压控制在85毫米汞柱至90毫米汞柱之间,旅途当中发生严重合并症及高血压危象的几率就会比较低。
专家提醒,高血压患者不适合参加行程密集的旅行团。挑选旅行方式、线路时应遵循以下三点。
1.首选自助游。随团出游一般时间安排很紧,体力消耗大,容易打乱高血压患者的作息时间,造成血压波动,引起心、脑等急性病发作的风险。相比之下,自助游灵活度高、日程安排自由,更适合高血压患者。
2.避免上高原。高血压患者到达海拔高的地区,比正常人更容易出现缺氧、胸闷、心律加快、血压增高等高原反应,因此不建议选择此类景区。
3.少坐长途车。旅游时应选择安全平稳的交通工具,一般以火车、飞机为宜。有人乘车会发生晕车症状,如恶心、呕吐等,导致血压升高,故乘车前不宜吃得太饱,出发前半小时应服用晕车药。
另外,在旅游当中饮食要注意有五忌,在外少吃咸菜、腌制食品,以免盐分摄入过多升高血压。在饭店吃饭时,可以和服务员要一杯水,把油腻、咸辣的菜涮涮后再吃。少点炒菜、多点些蒸菜。平时尽量多喝水,保证一天1.5升的饮水。此外,还要注意食物是否新鲜、卫生,避免肠胃炎和食物中毒。一旦出现严重呕吐、腹泻要及时就医。此外,高血压患者如果有烟酒癖好,在旅行中要减量,千万不要趁旅行之兴不加节制。因此,在外吃喝要管好嘴,牢记这五忌:忌油、忌咸、忌烟、忌酒、忌不新鲜。
外出旅行,最重要的是放松心情。心情愉悦能使血压保持平稳,这高血压、心脑血管病人是一剂良药。但是,如果发生纠纷、和人争执,则会使血压升高,引发冠心病、脑中风等急症。让原本高高兴兴的旅行,成为一场悲剧。旅行中一定要做到心态平和、不发脾气、避免与人争执。如果发生突发事件,要机智应对,不能硬碰硬,有时候吃了眼前亏也不要太生气,事后再想办法处理。
很多高血压患者平日里因为生活规律,血压可以控制得很平稳。但在旅行中,当生活环境、气候、饮食习惯、作息时间都有很大改变时,高血压的心脑血管并发症便会偷偷来袭。所以在旅行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1.血压计。备好一台小型血压计,可以随时测量血压。每天按时服用降压药,把血压控制在130/85毫米汞柱以下,可降低旅途中发生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
2.应急药。即使是平常没有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也要备好硝酸甘油,一旦出现胸闷、胸痛,可以立即舌下含化,缓解不适症状。
3.厚外套。秋季天气已经转凉,早晚温度低,对于高血压患者,这时的血压波动非常大,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因此备好一件厚外套非常必要。
其实只要出发前带足所需的药物并且记住定时服药,外出旅游前作一次体检,了解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血压控制得好,则旅游的安全性就高。在旅行中避免过于劳累、避免晚睡,注意气候变化及衣物的增减,高血压患者仍可与正常人一样去旅游。当然啦,像蹦极之类的过于刺激的活动,高血压患者还是要尽量避免为宜。需要提醒的是,重度高血压或已有并发症、中重度心功能不全、频繁发作心绞痛、血压波动大、有严重心律失常等患者,则不适宜外出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