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病人会出现左室肥厚 导语:据一项定群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老年病人中,左室肥厚和颈动脉粥样硬化较舒张期高血压患者更为常见,并且与脉压增高独立性相关。科研人员发……
导语:据一项定群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老年病人中,左室肥厚和颈动脉粥样硬化较舒张期高血压患者更为常见,并且与脉压增高独立性相关。科研人员发现,与血压正常和舒张期高血压人群相比,ISH病人的左室更为肥厚,并且这种心肌肥厚与脉压独立性相关,而与收缩压或平均动脉压无关。另外,与血压正常或舒张期高血压人群相比,ISH病人血管硬度更大。Pini博士的研究小组指出,ISH病人的血管硬度与脉压独立相关,与收缩压无关。与其他人群相比,ISH病人中颈动脉斑块更为常见,且动脉硬化更为广泛。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病人会出现左室肥厚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是指一个人的舒张压不高,仅仅收缩压超过正常范围。199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在轻度高血压自理准则会议简报中,重新规定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标准为21.3kPa(160mmHg)以上,舒张压12.0kPa(90mmHg)以下。如果收缩压在18.7kPa~21.3kPa(140~160mmHg)之间,称临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因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以又叫老年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简称老年性收缩期高血压,少部分发生于青年人高动力循环者。这类病人发病率很高,据我国1993年30个省、市、自治区高血压抽样调查情况看,共查95万多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25%,也就是说全国患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病人约有1500万,其中60%以上的是老年人,就有1300多万,占86.6%。
据一项定群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老年病人中,左室肥厚和颈动脉粥样硬化较舒张期高血压患者更为常见,并且与脉压增高独立性相关。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的Riccardo Pini博士及其同事收集了居住在佛罗伦萨附近小镇Dicomano中年龄在65岁以上的男女性人群的资料,其中173例血压正常,95例存在舒张期高血压,43例为ISH。所有病人均接受临床体检、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和颈动脉扁平张力测量检查。该研究结果发表在10月2日出版的《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
科研人员发现,与血压正常和舒张期高血压人群相比,ISH病人的左室更为肥厚,并且这种心肌肥厚与脉压独立性相关,而与收缩压或平均动脉压无关。另外,与血压正常或舒张期高血压人群相比,ISH病人血管硬度更大。Pini博士的研究小组指出,ISH病人的血管硬度与脉压独立相关,与收缩压无关。与其他人群相比,ISH病人中颈动脉斑块更为常见,且动脉硬化更为广泛。Pini博士的研究小组总结说:“我们的资料证实ISH老年病人出现左室肥厚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机会增加,这就为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与ISH和脉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综合目前和以往的研究结果,他们补充说,“这些结果提示,治疗高血压不仅要降低收缩压,而且还要降低动脉硬度和脉压。”
还有一些报道显示,老年高血压的几项并发症,最常见于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尤其易发生缺血性中风。可见,对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决不可掉以轻心。最近一项国际性研究也指出,老年单纯性高血压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使脑血管病减少36%,心血管疾病减少32%,因此,主张对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应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