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高血压病应该预防为主 导语:高血压病是一个长期逐渐进展的慢性疾病,患者常有头晕、头痛、心慌、失眠等症状,如不能及时治疗,高血压最终将导致心、脑、肾和血管病变等一系列严重威胁生命与健康……
导语:高血压病是一个长期逐渐进展的慢性疾病,患者常有头晕、头痛、心慌、失眠等症状,如不能及时治疗,高血压最终将导致心、脑、肾和血管病变等一系列严重威胁生命与健康的并发症。近年来高血压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不良生活方式成主要致病原因,患者应加强预防,避免诱发疾病。
高血压病应该预防为主
高血压病是一个长期逐渐进展的慢性疾病,患者常有头晕、头痛、心慌、失眠等症状,如不能及时治疗,高血压最终将导致心、脑、肾和血管病变等一系列严重威胁生命与健康的并发症。近年来高血压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不良生活方式成主要致病原因,患者应加强预防,避免诱发疾病。高血压属慢病范畴,致死、致残率较高,危害较大,近年来发病率逐年提高,亟须引起重视。目前罹患高血压疾病的人数较上个世纪50年代提高3至4倍。专家认为,这主要与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其中包括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吸烟、喝酒以及生活压力增大,运动量较小等。此外,我国北方地区气候严寒也是导致高血压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改善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是预防高血压也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下面是专家们提出的改善生活方式的具体措施:
1、平时我们吃饭时,钠的摄入普遍较多,为了预防高血压病必须减少食盐的摄入量。食盐摄入量的标准为每天少于6克。含盐较高的食物有:精盐、酱油、黄酱、郫县辣酱、甜面酱、榨菜、腌芥菜头、酱萝卜、香肠、腊肠等。
2、控制体重:由于体重与身高有关,所以通常用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来衡量人的肥胖程度。体重指数的正常范围为20-24,体重指数大于等于25为超重,超过30则是肥胖。超重或肥胖者应减肥。在改变饮食的同时,还应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快走、慢跑、健身操等,以促进热量的消耗。在减重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有人通过吃极低热量的饮食或完全饥饿来达到迅速减肥的目的,是不可取的方法。
3、戒烟:吸烟可使血压升高,更重要的是,吸烟是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为了降低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吸烟的人应争取戒烟。
4、限制饮酒:所有的人都应限制饮酒量,每日饮用的酒精量应少于20克。如果你有饮酒习惯,又发现血压升高或者是体重超重,都最好戒酒。
5、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我们应该时时告诫自己,要心胸开阔,避免紧张、急躁和焦虑状态,同时劳逸结合,心情放松。
6、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注意从小的运动量开始,逐渐增加;对于适合自己的运动要长期坚持下去;年龄较大者,适合低强度的运动项目,避免运动中发生意外。
7、增加钙的摄入量:我国人群钙摄入普遍不足,多数仅达到供给量(800mg/日)的一半左右。为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应多增加钙的摄入。
8、改善膳食结构:1997年,中国营养学会发表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主要内容包括8条,即: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他制品;经常吃适量鱼、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的食物;饮酒应适量;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高血压同时又是动脉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还可导致心、脑、肾和血管多种病变,发生左心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威胁生命与健康的并发症。高血压患者应及时治疗。我国曾对高血压病进行过3次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每10年上升约25%,目前全国患者估计人数已超过1亿。因此,加强对高血压疾病防治的宣传,有利于控制不断上升的高血压患病率,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