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胆囊炎
快速搜索

胆囊炎与胆石症的区别

2015年09月24日


预防:1.注意饮食。食物以清淡为宜,少食油腻和炸,烤食物。2.保持大便畅通。六腑以通为用,肝胆湿热,大便秘结时,症状加重,保持大便畅通很重要。3.要改变静坐生活方式,多走动,多运动。4.要养性。长期家庭不睦,心情不畅的人可引发或加重此病,要做到心胸宽阔,心情舒畅。

胆囊炎与胆石症的区别

治疗上,以疏肝利胆,清热化湿,消石通便为原则。中成药“胆石散”有解痉止疼,消炎,溶石,排石的效能。结石嵌顿,绞痛反复发作,和胆囊穿孔,引起腹膜炎时,应用抗菌素治疗,并考虑手术切除。

防治方法

胆囊炎并发胆石症者,结石嵌顿时,可引起穿孔,导致腹膜炎,疼痛加重,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或衰竭。胆囊炎胆石症可加重或诱发冠心病,引起心肌缺血性改变。专家认为:胆囊结石是诱发胆囊癌的重要因素之一。胆囊炎胆石症常可引起胰腺炎,由胆道疾病引起的急性胰腺炎约占50%。困此,胆囊炎要及时调治。

胆石症的表现很多与胆石的大小和部位有关。如果结石嵌入并阻塞胆囊管时,可引起胆绞痛,中上腹或右上腹剧烈疼痛,坐卧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甚至出现黄疸和高热。但也有症状不典型,不感疼痛的,称“无疼性胆石”。

急性胆囊炎,可出现右上腹撑胀疼痛,体位改变和呼吸时疼痛加剧,右肩或后背部放射性疼痛,高热,寒颤,并可有恶心,呕吐。慢性胆囊炎,常出现消化不良,上腹不适或钝疼,可有恶心,腹胀及嗳气,进食油腻食物后加剧。

症状表现

中医认为有七情所伤,气滞血瘀,饮食不节,细菌感染,湿热薰蒸,蛔入胆道等因。

此病与工种和习性也有关系。长期伏案办公,活动很少的人,常压迫胆管,使胆汁排泄不畅,在胆囊内滞留,浓缩,沉积成石。

胆汁郁积,胆道感染,胆固醇代谢失调瘀积是结石的主要因素。胆石常由综合因素形成。

西医认为,胆囊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胆石梗阻胆道,胆汁瘀积浓缩,成分改变,刺激胆粘膜,引起炎变。或胰液反流进入胆道,被胆汁激活的胰消化酶侵蚀胆壁,引起急性胆囊炎。各种细菌(大肠杆菌等)感染,病原菌自血流进入胆囊或蛔虫携带肠内细菌钻入胆道,均可引起胆囊炎。

病因病机

胆囊炎,胆石症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有人调查统计,60岁以上的人发病率为28%。胆石症常促发胆囊炎,胆囊炎又可诱发胆石症,两者关系密切,常为并发。

延伸阅读:

B超检查后发现胆囊壁毛糙、增厚或呈双层壁,是否就是急性胆囊炎?
这种超声图象的描述,并不是急性胆囊炎的特有征象,还要根据患者的自觉症状再进行分析判断。因为引起胆囊壁毛糙、增厚或呈现双层壁的疾病很多,如伤寒、急性传染性肝炎等。因其伤寒杆菌或肝炎病毒本身会引起胆囊壁的炎性渗出或水肿及造成胆囊腔内的胆盐沉积而可以出现上述声像图。另外如肝硬化、腹水、肝癌或其他肿瘤、慢性肾炎后期等,造成血浆白蛋白减低、胆囊壁因此也可引起水肿而出……更多>>

MI病人住院治疗后急性胆囊炎的风险增加
尽管该研究不能揭示mi和胆囊炎之间联系的原因,但有可能解释治疗mi的药物、mi相关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和mi后饮食的改变之间的关系。 总体来看,这些资料提示,住院mi可能增加住院并发症急性胆囊炎的风险,充血性心力衰竭也不能抵消这种影响。 相比之下,已知的mi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矫正后的irr为1.92,而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急性胆囊炎之间的……更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