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补液 由于严重失水、高渗状态为本症的特点,故迅速补液、扩容、纠正高渗为处理的关键。 (1)补……
由于严重失水、高渗状态为本症的特点,故迅速补液、扩容、纠正高渗为处理的关键。
(1)补液性质。目前多数主张开始输等渗液,优点是大量等渗液不会引起溶血,有利于恢复血容量和防止因血渗透压下降过快导致脑水肿。具体按以下情况掌握:①对血压较低、血钠小于150mmol/L者,首先用等渗液以恢复血容量和血压,若血容量恢复血压上升而渗透压仍不下降时再改用低渗液。②血压正常,血钠大于150mmol/L时,可一开始就用低渗溶液。③ 若有休克或收缩压持续低于10.6kPa(80mmHg)时,除开始补等渗液外,应间断输血浆或全血。
(2)补液剂量。一般按病人的失水量相当其体重的10%~12%估计。精确估计病人的失液量比较困难,实际上也不必要。
(3)补液速度。按先快后慢的原则,一般头2小时输1000~2000mL,头4小时输液量占总失水量的1/3,以后渐减慢,一般第一日可补给估计失水总量的1/2左右。尤其是老年病人以及有冠心病者可根据中心静脉压补液,不宜过快过多。
经输液后血糖降至小于或等于13.9mmol/L时,液体可改为5%葡萄糖液,若此时血钠仍低于正常时,可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
另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时,胰岛素使用及补钾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只是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病人所需胰岛素量比酮症酸中毒病人小。
延伸阅读: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表现
本症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或两个时期: (1)前驱期。本症起病较慢,在出现神经症状和进入昏迷前,主要表现为糖尿病症状如口渴、多尿和倦怠乏力等加重,以及反应迟钝、表情淡漠等。这主要是由于渗透性利尿失水所致。前驱期可持续数日至数周。若在前驱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将大大降低其死亡率,但由于前驱期症状不明……更多>>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预后
(1)预后。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死亡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诊断与合并症的治疗,约28%的病人在住院后48小时内主要死于高渗。因此高渗状态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而各种合并症特别是感染,是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各种合并症从一开始就必须十分重视,特别是感染一开始就应给予大剂量有效的抗菌素治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