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胃炎
快速搜索

胃部手术后防倾倒综合征

2015年10月08日

胃部手术后防倾倒综合征

核心提示:胃部手术后防倾倒综合征 药物可以考虑在饭前半小时给以抗胆碱能药,如普鲁本锌15~30毫克,可减慢胃肠蠕动;还可给以甲磺丁脲(d860)0.5~1.0克或胰岛素4~……

药物可以考虑在饭前半小时给以抗胆碱能药,如普鲁本锌15~30毫克,可减慢胃肠蠕动;还可给以甲磺丁脲(d860)0.5~1.0克或胰岛素4~8u,这些药可缩短高血糖症状持续时间。

病人出现倾倒综合征后,要注意少食多餐,饭后平卧15~30分钟,养成两餐之间或空腹时饮水的习惯。同时要限制食糖摄入,适当增加蛋白质及脂肪的摄入量。

如果病人在胃部手术后不久出现上述症状,而体检时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应考虑倾倒综合征,如发作时验血发现血糖增高,血钾和血磷减少,则更有助于诊断。

出现倾倒综合征的原因是由于胃部手术后,幽门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使胃内食物骤然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从而使肠粘膜渗出大量液体,而突发低血容量症候。

在胃部手术后,如胃大部切除术、胃肠吻合术等手术以后,病人有时会在饭后10~30分钟出现上腹部胀痛,恶心,呕吐,肠鸣,有排便感,腹泻,病人可同时出现眩晕、头昏、大量出汗,面色潮红或苍白,极度软弱,心动过速,甚至血压下降。病人如果在饭后能平卧一会儿,症状可缓解或避免发作,这即为倾倒综合征。倾倒综合征多出现于术后1~3周,多在病人进食半流质饮食时出现,特别是进食加糖的牛奶时更易出现,症状多持续1小时,然后自行缓解。

延伸阅读:

保护粘膜的药物种类有哪些,如何进行临床应用?
(3)表皮生长因子(egf):egf是一种多肽,由唾液腺、brunner腺和胰腺分泌。egf不被肠道吸收,能抵抗蛋白酶的消化,在粘膜防御和溃疡愈合中起重要作用。其不仅能刺激粘膜细胞增殖,维护粘膜光滑,还可增加前列腺素、巯基和生长抑素的释放。胃肠外的egf还能抑制壁细胞的活力……更多>>

胃炎和溃疡病的良药:胃粘膜保护剂
麦滋林----s颗粒无明显毒副作用,而且可以很好的预防应激状态下急性胃粘膜病变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该药与非类固醇类消炎药同时服用不影响其吸收,可缓解非类固醇类消炎药所致的胃粘膜损害,是一种安全性较好的胃粘膜保护剂。胃粘膜保护剂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胃炎,尤其是慢性胃炎效果最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