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健康2013-08-21我要评论
导读:秋天来了,秋季高发疾病也接踵而至。大家都知道,哮喘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疾病,我国是高发地。近年来,哮喘的发病率有越来越高的趋势。秋季是哮喘病的高发时节,哮喘病人应注意做好防控措施。
秋季哮喘来临 治疗关键在于坚持规律用药
专家指出,在去年组织完成的全国哮喘患病率以及哮喘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国家哮喘患病率与十年前相比有明显增加,大约上升了一倍,可以预计哮喘包括儿童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反应的发病率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相信大家都有见过哮喘病人发病的样子,哮喘病一般不谈治愈,只说是可以控制的,如果控制得好,哮喘病患者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专家表示,对于哮喘来说,所谓的临床控制实际上可以说是“临床治愈”,但不是所谓的根治。假设病人很好的遵从医嘱,根据医生建议长期用药,病人可以没有症状。没有症状,没有发作,没有加重,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像正常人一样参加体育活动休闲,这就达到了疾病控制的目的。
但是现在我们关于哮喘的临床控制评估不是单一的指标,用的复合指标。现在国际上指南和我国指南都有六条标准,达到这六条标准我们就认为哮喘控制了。第一,病人没有夜间症状或者夜间憋醒。第二,没有日间症状或者每周症状小于两次。第三,日常活动不受限制,可以参加日常活动。第四,不需要缓解药或者每周用药不超过两次。第五,肺功能接近到正常或者正常。第六,没有急性发作。如果这六条都达到标准了,就叫哮喘控制。我们刚才谈到两个级别,一个叫部分控制,一个叫未控制。如果上面六条有一条或两条没达标就叫部分控制,六条里面有三条不达标或者三条以上就叫未控制。理想的状态应该是达到控制,然后再追求完全控制,这时缓解药就不需要了,最终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学习甚至参加体育锻炼和休闲活动,过正常人生活。
哮喘发作的时候我们强调治疗窗,发作之后第一个小时的治疗最重要,第一个小时治疗好就不用到医院看病了。到医院我们同样强调治疗窗,也是一个小时,到医院急诊室第一个小时治疗特别强调,第一个小时给病人充分雾化,20分钟一次,一小时雾化三个剂量。
另外还有一个概念,对病人来讲这个时间窗也很重要,哮喘发作从最早出现征兆到真正发作有一个时间,这个时间段如果做得好就可以让哮喘不发作,即使发作也程度明显减轻。欧洲一项调查发现这个窗的时间是5.7天。中国哮喘联盟也做过一次调查,我们的调查结果大约是3.7天。
哮喘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件事情,也不是一种药物,我们叫它系统性工程。哮喘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第一涉及到医患关系,首先是医生和患者发生关系,医生把疾病的知识及时教给患者,患者本身提高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患者应该知道哮喘是一个慢性病,应该长期治疗。另外是一个气道炎症疾病,最重要的是抗炎治疗,最好的方法就是吸入治疗,在指南里有很清楚的一句话,医患双方应该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医生患者谁也离不开谁。
第二避免危险因素暴露,这也是常识性的,医院应该帮助病人筛查哪些是加重的因素以及如何避免。
第三,疾病管理过程中的评估治疗和监测。评估是什么?医生应该对病人的病情控制水平进行评估,不同病情采取的治疗方案是不同的,采取不同治疗的级别,这是个体化的。治疗也不是简单的治疗,而是一个升级或降级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如果哮喘控制得好,维持三个月以上药量就可以降低了,这就是一个降级过程。还有一种情况,如果病人哮喘控制不好就需要升级。所谓的升级治疗就是把药物的剂量增加或者药物的种类增加,这叫升级治疗。另外监测很重要,监测是监测控制水平,怎么监测?可以通过记录日记,每天睡前要把日间的症状、昨天晚上的情况记录下来,今天是不是按时用药,用的什么药要记下来,今天的天气情况怎么样,因为有些跟发作跟天气有关。还有很重要一点,哮喘日记里面要记录一个叫风流速的内容,风流速就是要监测呼气流速,反映气道的通畅程度,从而反映病情变化。
秋季是哮喘加重很明显的季节,专家特别提醒哮喘患者做好疾病的预防,以往有疾病加重的情况应该规律用药,也可以预防用药。各个季节都出现症状而在这个季节加重的病人需要加强用药,预防秋季加重。哮喘是一个慢性病,慢性病长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长期治疗才能根本改善疾病的预后,哮喘是可以治疗的,可以治疗预示着这个病是可以控制的,可以控制预示着你可以完全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学习甚至参加休闲和体育活动。
现在我们看到经过管理和经过治疗的病人在各个岗位上都能胜任他的工作,大学生能踢满场足球,退休人员都能去拉萨,登上四姑娘山甚至到青藏高原海拔五千米的地方。哮喘的治疗目标就是要达到哮喘的控制,祝愿我们每一位哮喘患者能够舒畅呼吸每一天。(专家: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林江涛教授)(责任编辑:石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