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是“世界肠道健康日”,主题是“肠道微环境在健康与疾病预防中的重要性”。忙碌的您是否经常受到便秘、腹泻、腹痛等问题的困扰?您知道吗,这些问题和肠道不健康有关,这还会导致免疫力低下和很多慢病的发生。每个人体的肠道长度大约有6米-8米,这之中有1013个-1015个细菌,种类高达1800个属和15000-36000个种,这之中生长着很多好细菌、坏细菌和中细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微生物环境。
“肠道微生物是人体的必要器官,它们为人体提供养分,促进肠道细胞的发育和免疫系统的发展。”美国科学家大卫·雷蒙这样指出。肠道菌群基因组信息占人体基因组信息的90%,是人类的另一个基因组,也叫“人体肠道元基因组”。因此诺贝尔奖得主里德伯格把人体称为“超级生物体”。
肠内菌群失衡是发生慢病主要原因
美国医学会2013年通过决议,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肥胖在全世界范围内大流行,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同时也证明,肠道菌群可能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肥胖病发生必经的一个“哨卡”。结构异常的肠道菌群是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发生的直接诱因。上周,第九届乳酸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在天津召开,多名学者就益生菌与慢病的问题展开了研讨。
肥胖只是身体内坏细菌增多的一个信号,但并不能说,怎么吃都不胖的人是健康人群。几年前,美国一个学者提出,那些怎么吃都不胖的人群,其实更是潜在慢病的危险人群,因为,他们连肥胖的“信号”都没有发出,直接就可能成为癌症、神经系统等疾病的人群。南方医科大学陈烨教授说,人体好坏菌群对中间菌群的竞争,使人体产生了致癌物质。1977年,德国学者首次提出微生物生态学这一学科概念,同时建立了第一个微生物学研究所。随后,我国学者更进一步研究显示,东方人的肠道菌群比西方人更加多样性,这和我们食物杂、滥用抗生素、环境污染、不科学的生活方式等多种原因有关,这就导致至少15种慢病的产生。
“肠道菌群也对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有着远程调节作用,体内菌群的平衡对抑郁症和类风湿病都有调节作用。”江南大学陈卫教授更进一步阐述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任发政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于2001年将益生菌定义为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当摄入足够数量时,能对宿主发挥有益健康的作用。益生菌可以通过外源性补充,但必须强调,益生菌的活性和有益作用,只有能抵抗胃液、胆汁的考验,活着到达肠道的菌株,才能真正发挥有益作用。
近年来,日本乳腺癌患病率已经排在女性癌症患病率的第一位。他们开始展开以干酪乳杆菌代田株为代表的益生菌,与预防乳腺癌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代田株”乳酸菌有抑制和降低乳腺癌发生的作用。此外,人体内的益生菌也就是好细菌,不但能调节体内菌群,还能帮助体内维生素K和叶酸的合成。
中国有利用益生菌呵护健康的悠久历史
很多研究证明,奶酪里含有大量的益生菌,而过去很多资料显示,欧洲人是发明和食用奶酪最早的民族。但是,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张和平教授经过对蒙古、欧洲和我国多地考察,釆集的俄、蒙、中及我国不同少数民族菌群样本比较,均有差异。我国不同民族比较,汉族人与白族人的菌群谱最接近。瑞典考古发现最早的干酪不是出现在欧洲,而是新疆,在一位小公主的木乃伊身前发现的残片成分鉴定认为是以酪蛋白为主的小块儿奶酪,年代考证在3600年以前。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有着悠久利用益生菌呵护自己健康的历史。
亚洲很多国家的百姓都有制作泡菜的习惯,这种用天然菌发酵有着特殊风味的食物,含有大量的益生菌,具有抗衰老、减肥等多种功能。我国典型的四川泡菜制作距今已有3100年的历史,传统的四川人的餐桌上少不了几碟泡菜开胃解荤。上世纪80年代之前,通常都是食用自己家庭制作的泡菜,一度还背上了“亚硝酸盐”超标的致癌食品之名。很多研究证明,亚硝酸盐在泡菜腌制20天以后含量已经很低。“四川泡菜和韩国泡菜同属于含有益生菌的食物,但韩国营养界对韩国泡菜中的乳酸菌菌种应用及益生作用做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试验。我国食品产业要继承发展传统四川泡菜,还需要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并应加强产学的合作。”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秘书长邵薇说。目前,工业化的四川泡菜在2013年已经达到了200亿的产值,老坛酸菜面的加入,使它走出了国门,迈向了世界,但这更需要安全和标准的保驾护航。
“世界肠道健康日”中国也开始行动
前不久,我国在对近1460人的调查中显示,只有5%的人没有出现过肠道问题,23%的人出现过腹泻、腹胀等普通的肠道疾病,40%的人有肠道营养吸收问题,有60%的人没有引起重视,25%的人表示不太重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指出,肠道是人体重要的营养吸收和免疫器官,亚健康的肠道易引起多种肠道不适症状,譬如反复的便秘、腹泻、腹痛等,甚至抵御力下降。通过科学平衡的膳食,合理摄入益生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有效改善肠道微环境,提升肠道健康水平,增强人体抵御力。
5月29日是第10个世界肠道健康日,今年的主题是“肠道微环境在健康与疾病预防中的重要性”。近日,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主办,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指导,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协办的“改善微环境 健肠益起来——全民肠道健康认知促进计划”在北京成功启动。活动将历时3年,包括培训志愿者掌握基本的肠道健康、肠道微环境理论知识,鼓励志愿者深入公众中传递“健肠”知识,引导公众完成“一分钟肠道微环境自测”,了解自身肠道健康状况。活动还将邀请消化、营养领域的医护人员参与,开展肠道健康关爱行动,并希望通过专业医护人员的示范作用,引导公众建立肠道健康意识,掌握呵护肠道健康的技能。
提示:便便是告知你健康状态的“通知书”
当你排便之后,请不要马上冲走,应观察一下。如果颜色、气味异常就应引起注意。有害菌如果优先发酵肠内则产生腐败气体,便便会发出恶臭气味。
每天排便1-2次为最佳,1周3次也属于正常范围内。香蕉状为最理想,颜色接近黄褐色表示肠内双歧杆菌和益生菌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