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贫血
快速搜索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产生贫血

2015年10月29日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产生贫血

贫血是一种特殊的营养缺乏病,主要有缺铁性贫血和营养不良性贫血两种。前者因缺铁引起,后者的主要病因是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那么,很多人会问老人为什么会易患贫血呢?

人体血液总量占体重的6%~7.5%。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贫血是由于某种原因,致使血液中的血细胞,特别是红细胞及其所含的血红蛋白生成减少或丢失过多,或复合性的原因,引起血细胞降低到正常值的低限以下,造成病人头昏眼花,头晕目眩,耳鸣,心慌,气短,乏力,面色苍白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症状群。据资料统计,老年人贫血患病率是50-55%。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产生贫血呢

1、铁摄入量减少

随着年龄的增加,食物摄入总量减少,铁的摄入量亦有减少的趋势。我国老年人每日铁的膳食推荐量为12毫克。由于老年人的活动量减少,咀嚼消化功能衰退,每日进食的数量和品种大大受到限制同样也影响了铁的摄入量。

2、蛋白质摄入不足

血红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血红素和珠蛋白,仅有铁而没有足够的氨基酸,仍然不能合成血红蛋白。老年人往往限制饮食摄入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不高,亦会引起贫血。

3、铁吸收利用率降低

膳食中的铁可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两种形式,它们在肠道是通过不同机制被吸收的血红素铁可被肠粘膜上皮细胞直接吸收,其吸收率高达20%以上,而非血红素铁在吸收前必须与结合的有机物分离,转化成亚铁后才能被吸收,很大程度上受到食物中其他成分的影响,吸收率常仅为1-5%。

动物性食品中的铁的有将近一半是血红素铁,另一半是非血红素铁。植物性食品中的铁全部都是非血红素形式。老年人的膳食一般摄入的肉、鱼、禽类食物较少,植物性食物摄入较多,而植物性食品中的植酸、草酸、磷酸和膳食纤维等均能降低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利用率。

4、胃酸缺乏

非血红素铁主要以Fe(OH)3络合物的形式存在,在胃酸作用下,可还原成亚铁离子,再与肠内容物中的维生素C,某些糖及氨基酸形成络合物,有利于吸收。许多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或服用抗酸剂,不利于非血红素铁的释出,也阻碍铁的吸收。

专家建议:虽然临床上对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方法有很多,但并不是每种治疗方法都对患者有效。所以患者要根据缺铁性贫血的相关症状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正确的治疗方法有助于病情的早期康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