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医院网2010-05-22我要评论
导读: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并不理想。专家说,自测血压进行随时监测,是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的有效途径。
把血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但能延缓靶器官的损害,而且能够降低脑卒中、冠心病和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而经常、准确地了解血压值及波动情况,是有效控制血压的基础。
自测高血压的意义:
1、区别持续性和“白大衣”高血压。在家中自测的血压值不应超过135/85毫米汞柱。2、评估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3、改善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4、可能降低治疗费用。5、自测血压具有时间上的灵活性。例如,部分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多在5~6点或19~20点升高,依靠诊室偶测血压易漏诊,而自测血压易于发现这部分患者。6、可经常性观测。随时了解治疗中血压的变化,为诊疗提供更加完善的资料。
自测血压应注意事项须知:
一、测量前应排空膀胱,否则会测出“高血压”。因为膀胱壁处于紧张状态时张力增加,腹腔压力比较大,回心血量增加后会引起血压升高。
二、测量血压前最好休息并放松五分钟,进餐后至少两小时、饮用咖啡或吸烟后至少半小时,再测量血压。
三、测量姿势应是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在手臂下放一个软垫或毛巾,以保持与心脏同一水平,测量过程不要讲话或活动肢体,要保持安静。
四、感觉不舒服、焦虑、紧张、疼痛时不要测量血压。(责任编辑:林雨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