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高血压
快速搜索

吃降压药后驾车 危害胜“酒驾”

2015年04月28日

全球医院网2011-10-18我要评论

我们都知道,感冒药吃了会出现犯困的情况,因此有驾车的朋友是不能在出门前吃感冒药的。但是其实除了感冒药,还有很多药物都是不能随便吃的。专家特别指出,抗高血压等药物可是不能在出门前吃的。

服用高血压药物会导致出现睡意

专家解释,降压药和感冒药一样,都会在服用后会出现困倦、反应能力、动作协调能力下降等副作用,如果服用后出门,有极高的危险导致交通事故的出现。

对于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转角表示是由于一些抗过敏药和止咳药都含有抗组胺类成分,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服用后使人出现嗜睡、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视力模糊等副作用,导致驾驶员的操作受到影响,容易出现意外。

既然出门前不可服用,那么什么时候吃药最好呢?一般来说,我们每天的血压水平是规律波动的:24h有两个血压高峰时间,即上午6~10时,下午4~8时(所谓的“勺型曲线”)。那么在这两个高峰前半小时服药,降压作用就会比较好。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有些患者凌晨血压升高,那么就需要在睡前加服药一次。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人夜间入睡时血压比白天下降20%左右,故睡前服用降压药,容易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造成心、脑、肾等的器官供血不足,所以是否睡前用药一定要在血压监测的基础上咨询您的医生。

生活提示:七种药物用后驾车危险胜“酒驾”

一份有关在致命性交通事故中用药情况的调查表明:在药后驾车的人群中,吃抗抑郁和镇静剂的人事故率达97%,老百姓常用的抗组胺类药造成的事故率为72%。而酒后驾车的事故率是87%。也就是说,吃药如果不注意时间,其实危险是极大的。专家建议,大家如果在出门前服用下述的药物,最好提高警惕:

世界卫生组织曾列出了7大类在服用后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并提出在服用上述药品后应禁止驾车。这7大类药品包括:对神经系统有影响的药物、催眠药物、有恶心呕吐反应或变态反应的药物、止痛类药物、兴奋剂、治疗癫痫的药物、抗高血压药物。(责任编辑:凳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