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白血病
快速搜索

治疗白血病 中西各有方法

2015年04月28日

全球医院网2010-10-21我要评论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肝郁脾虚证:胁肋隐痛,胁下痞块,腹胀便溏,纳呆食少,少气懒言,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疏肝健脾。

2.正虚瘀结证:胁下痕块,坚硬胀痛,疼痛不移,神疲倦怠,消瘦脱形,面色晦暗无华,肌肤甲错,头晕心悸,多汗,食少纳呆,舌质暗红,脉沉细或弦细。扶正弦瘀。

3.热入营血证:壮热持续,汗出不解,烦躁不安,甚则神昏,口干不欲饮,肋下积块增大甚至达盆腔,硬痛不移,面晦形消,骨节剧痛,或衄血不止,舌红无苔,脉细数,清热凉血。

4.阴虚火旺证:形体消瘦,口燥咽干,眩晕失眠,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滋阴降火。

二、单方验方

康血宁5号加康血宁辅药3号宜于慢粒各证型。

西医治疗

1.常规化疗

(1)羟基脲:每日3-3g,分2-3次口服,待白细胞降至20×109/L左右,逐渐减量,并定期复查血象,当白细胞降至10×109/L改用小剂量至每日0.5-1.0g,当白细胞降至(5.0 -6.0)×109/L时停药,用药过量可出现骨髓抑制。

(2)白消安(马利兰)每日4-8mg,分2-3次日服,待白细胞降至20×109/L时改半量口服,当白细胞降至10×109/L时暂停药。根据自细胞数及时调整用药剂量,使白细胞维持在(5.0-6.0)×109/L左右。注意本品起效作用较慢,停药后血象抑制期长,可达2-4周,用药过量可致严重的骨髓抑制,出现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2.预防尿酸性肾病

别嘌呤醇0.1口服,每日3次。

加速期与急变期

以联合化疗为主,其方案的选择视其急变的细胞学类型而定,具体参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的化疗方案。但化疗产生的毒副作用比较难以克服。(责任编辑:吴奕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