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医院网2011-11-08我要评论
在糖尿病的预防问题上,我们注意过饮食,注意过运动,也预防过肥胖,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糖尿病其实与我们的生活环境也有关系。“住”在糖尿病的防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实,“住”不仅仅是表示单纯的住房内部问题,还有所处的环境问题。环境的污染,住房的污染都是可能导致糖尿病的。美国一项调查显示,从非常贫困的社区搬到较好的社区的人罹患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降低。其实并不是说穷人容易患糖尿病,而是告诉大家,外部环境对于人体疾病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警惕:环境污染导致糖尿病高发
人们对2型糖尿病的标准解释是懒惰和贪食引起的“生活方式疾病”。然而,过去研究向人们证实,糖尿病与环境污染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些环境污染其实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专家提醒大家,要注意生活的环境与饮食问题。
1、POPs:人们很可能是因为接触了高剂量的POPs才增加了日后生活中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对于绝大多数人,POPs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日常吃的肉、鱼、奶制品全都包含这些成分。它们是从诸如杀虫剂、化学制品和焚化的垃圾等来源进入食物链的,而且这些毒素会在动物体内累积,在食物链内增加。一旦进入人体,它们就存在于脂肪组织中。
2、双酚A:全世界每年BPA的生产量是200万吨。这种化学物质存在于用塑料包装的食品和饮品罐头中以及婴儿奶瓶内。其微量化学成分出现在大多数人的尿液中。有研究发现,BPA会抑制一种叫做脂联素的激素,这种激素能调节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增加糖尿病的患病率。
杀虫剂:糖尿病的常见“住”因素
或许上面的污染物大家并不熟悉,但是举个贴切的例子来说,在我们日常“住”的环境中,杀虫剂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糖尿病致病因素。
调查显示,在血中有机氯杀虫剂水平很低的人群中,肥胖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关联;随着有机氯杀虫剂水平的升高,两者的关系才越来越密切。在这四项研究中,杀虫剂都表现出与糖尿病存在最强的相关性。这有可能是杀虫剂的氧化强化作用导致了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早就有研究显示,氧化剂会损伤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并引起胰岛素抵抗。
专家指出,长期呼吸杀虫剂,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头痛、乏力、上呼吸道感染等)、癌症(如前列腺癌、乳腺癌、睾丸癌、白血病、淋巴瘤等)和慢性疾病(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抑郁、帕金森病等)。因此,大家在居家环境中,一定要注意房屋的选择问题。
1、在进行了节能保温改造的房屋之中,由于空气的渗透作用被降低,空气中杀虫剂的浓度会被增高。
2、选择地下室居住的人们尤其需要引起注意,地下室内的杀虫剂浓度可以达到地上房间内浓度的5~8倍。在地下室的墙上钻洞更是应该禁止。人们在将地下室用于居住之前最好请专业人士进行测试。
3、采用热传导通风系统能够显著降低室内杀虫剂的浓度,这也就是说冬天使用空调制热比普遍采用的暖气管道更好。
4、考虑到糖尿病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巨大负担和伤害,增强公众对室内空气中杀虫剂潜在危害的认知非常重要。
【相关阅读】
“寒流”来袭糖尿病者需注意防寒保暖防寒
专家推荐糖尿病饮食养生指南
糖尿病养生粥:让你“粥粥健康”
谁说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
玉竹养生:糖尿病宜食四款药膳
糖尿病患者运动养生 走走更健康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分配原则:具体到菜品热量 (责任编辑: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