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糖尿病
快速搜索

中医述说糖尿病的病因

2015年04月28日

全球医院网2011-09-14我要评论

糖尿病系血中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伴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血糖过高,出现糖尿,进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可出现多尿、烦渴、多饮、多食、消瘦、乏力等表现,重症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或血管、神经等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质量。本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

消渴病的病因

(一)饮食不节 长期过食肥甘厚味,嗜辛辣香燥,或多饮酒,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操伤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

(二)情志失调 如劳心太过致心火内蹈,郁热伤津;郁怒伤肝,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忧思伤脾,脾失傻运,耗伤胃阴而为消渴。

(三)劳欲过度 房事不节,劳累过度,生育过多,肾精亏损,虚火内生,的烁阴液而为泊渴。

(四)体质衰弱 票赋不足.大病之后,先天不足,或因遗传因素至肾阴素亏.水亏火旺,上蒸肺胃,肾失固摄,精微下注而发为消渴;大病之后,元气大伤.阴气受损而血液衰虚,阴阳失调,水火不相既济而生本病。

消渴的病机主要在于明律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

肺主气力水之上源,肺被燥热所伤,不能输布水精之气而直趋下行,故小便频数,肺不布律而口渴多饮。

胃为水谷之海,主消化水谷.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脾胃被燥热所伤,胃火炽盛,脾阴不足,则多食善饥,脾气虚不能传输水谷精微,则水谷精微下注入小便,故小便味甘甜,浑浊如脂膏,水扦精微水能儒养肌肉.故形体日渐消瘦。

肾为水脏,内藏真阴,肾阴亏虚则虚火内生,上播心肺则烦渴多饮,中灼脾胃则胃热消谷,肾失儒养,开闽固摄失权,则水谷精微宜趋下泄.随小便而排出体外,故尿多味甜。

综上所述,消渴病虽有在肺、胃、肾的不同.但常常互相影响*如肺燥津伤,津液失于敷布,则脾胃不得滋养,宵精不得滋助;脾胃燥热偏盛,上可灼伤肺律,下可耗伤肾阴;肾阴不足则阴虚火旺,亦可上灼肺胃,终至肺燥胃热肾虚。可见这种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互相影响的。(责任编辑:叉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