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蛞皆和?010-07-12我要评论
导读:痛风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慢性代谢紊乱疾病。病人体内代谢酶先天缺陷,进食含嘌呤丰富的食物或饮酒后,血液中产生的尿酸过多,排泄不出,刺激关节滑膜,引起局部急性红肿疼痛。
痛风不可擅自加大药物剂量
血尿酸升高是痛风发作的关键因素,这使许多患者误认为迅速将血尿酸水平降低就可避免痛风发作。为此,一些患者擅自将药物剂量加大,期望血尿酸可以在短期内降至较低水平。
专家解析:其实,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因为当较高水平的血尿酸快速降低时,一方面可以使已经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不溶性尿酸盐结晶脱落,另一方面可以使血尿酸在关节腔内沉积,从而导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为此,许多临床医生建议患者缓慢降低血尿酸水平。必要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降尿酸药物和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消炎药,以防引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害怕药物不良反应而拒绝用药
在临床上,许多患者认为药物副作用大,因此不愿长期接受药物治疗。一些患者则采取所谓的“饮食控制”疗法,企图通过单纯的饮食控制,达到降低血尿酸水平的目的。
专家解析:控制血尿酸水平是防止痛风的关键因素。人体内70%~80%的尿酸是自体产生,只有20%~30%来源于饮食等外来因素。对于血尿酸水平较高的患者,单纯通过饮食等其他非药物治疗,往往难以使血尿酸降低到理想水平,大都需要应用药物进行治疗。
固然,任何一种药物都有副作用,但是对于降尿酸药物来讲,只要应用适当,不良反应还是很小的,患者不必过分紧张。(责任编辑:林雨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