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糖尿病
快速搜索

“五招”轻松对付糖尿病

2015年04月28日

全球医院网2008-04-20我要评论

编者按:千百年来,中医积累了丰富的糖尿病防治经验。其实,对于糖尿病的防治,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并不矛盾,应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本期我们特请专家为读者们介绍中医中药防治糖尿病的特色。

糖尿病,被中医称做“消渴病”,认为是由先天禀赋不足、体质柔弱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张综合治疗。其实,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原则与西医并不冲突,主要需注意五个方面:

分页符

补肾预防糖尿病

中医强调“治未病”,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强调养生,预防疾病发生;二是得病后早诊断、早治疗。因此,首先要全民普及糖尿病预防知识,其次应促进糖尿病前期――糖耐量低减人群向正常糖耐量转化,阻断2型糖尿病的蔓延。

除了调节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对于糖耐量低减患者可以配合适当的中药治疗,原则是因人制宜。比如胖人多属于痰湿体质,可服用健脾除痰祛湿的中成药,如早晨服6克人参健脾丸,晚上服用6克二陈丸。若大便秘结,可用番泻叶10克代茶饮。血脂较高者,可用生荷叶、生蒲黄、生山楂各10克,草决明30克,土大黄10克煎水服用。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病本在肾,因此可以服用相应的补肾药物来阻止疾病的发生。肾阴虚者可服用六味地黄丸,早晚各6克。肾阳虚者,可服用金匮肾气丸,早晚各6克。对于无任何临床症状的糖耐量低减者,可选用一些药理研究证实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草药,如桑白皮、玉米须、苦瓜、黄连、葛根、知母等药。

另外,人参含有人参皂甙、人参多糖、氨基酸及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能调节糖代谢。在美国糖尿病协会第63届年会上,有西方学者根据试验结果指出,人参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试验表明,饭前服用人参可以降低血糖,并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和敏感性。

治糖尿病足

泡泡脚

北京中医医院外科博士 徐旭英

“一定要保护好脚。”医生总是这样叮嘱糖尿病患者。据统计,因糖尿病足住院者占糖尿病住院总人数的12.4%,其中7.3%不得不截肢,糖尿病足是非外伤截肢的主要原因。

对糖尿病足的治疗需要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作为重要的局部治疗措施,中药溻渍法,即中药泡洗,对于疮面腐肉不脱、新肉不生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糖尿病足在急性期多表现为局部引流不畅,并有严重感染。治疗原则为抗感染、控制血糖、局部引流。当全身情况平稳后,足部疮面的腐肉不脱,新肉不生,疮面难以愈合甚至不断恶化便成为突出问题。如果湿毒淤结,疮面虽引流通畅但有大量坏死组织,脓稀秽臭,周围暗红肿硬,为实证,可选用一些清热解毒中草药,如金银花、地丁、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进行泡洗。若是腐肉虽尽或疮面较浅,但仍表现为新肉不生,肉芽暗淡不鲜,或有水肿,患足凉麻或疼痛,为本虚之象,可选用一些回阳生肌中草药,如肉桂、桂枝、生芪、红花等进行泡洗。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疮面往往在同一患者身上先后出现,使得疮面反复恶化。

中药溻渍法应用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三点:1.溻渍用的器具要专人专用,严格消毒,以免交叉感染;2.湿性溃疡疮面淋洗后,不要暴露时间过长,防止外界污染;3.根据“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原则,用清热解毒煎剂淋洗疮面,药液不要太热;用回阳生肌煎剂温洗时,要注意保暖,以免影响疗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