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炎的检查并不是仅仅检查尿常规就可以了,它包含的项目还很多。具体有哪几项呢?我们来看一下专家给出的说法。
1、影像学检查:包括x光片和b超
(1)腹部x线平片可见肾影正常或增大。
(2)胸部x线照片心脏可正常或轻度增大,常伴有肺充血的现象。
(3)双肾b超:可见肾脏体积较正常增大。
2、血生化检查。对存在重度水肿和大量蛋白尿的患者,应进行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比率、血胆固醇、三酰甘油及脂蛋白的测定,以确定是否存在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
3、血液化验。常见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一般在100~120g/l,主要与水钠潴留、血液稀释有关,并与尿毒症的程度相同等。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增加,血沉急性期常增快。
4、细菌学及血清学检查。包括血清补体的测定及抗“o”检查等
补体水平测定可见大多数患者补体c3及ch50备解素下降,c3<0.8mg/ml,病后6~8周多能恢复正常。如补体持续下降而不恢复正常,则应怀疑是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或其他系统性疾病(sle等)。部分病例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测试阳性及冷球蛋白血症。血中纤维蛋白原、第ⅷ因子和胞质素活性增高。
专家表示,未经抗生素治疗的急性肾炎患者,约半数咽部或皮肤脓痂分泌物培养示a族溶血性链球菌阳性。约70%的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的滴定度>u。
链球菌的菌体外抗原成分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抗体可作为近期链球菌感染的证据,常用的有抗链球菌溶血素“o”及“s” (aso、ass)、抗链球菌激酶、玻璃酸酶、抗dnam酶b。其中aso广泛应用于临床。于链球菌感染后3周滴度上升(>1∶200),3~5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6个月内约有半数恢复正常。脓皮病后肾炎血清aso、anti-dpnase效价低,抗玻璃酸酶(ash)及anti-dnase 的阳性率较高。
5、肾功能检查。可见急性期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部分病人可有明显的氮质血症,血中bun、scr增高,也可出现高血钾、稀释性低钠血症、高氯性酸血症,血浆蛋白降低。严重者若少尿、无尿或呈急性肾功能不全时,可见明显氮质血症,同时有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但肾小管功能改变稍微。
6、尿常规检查。镜检显示红细胞明显增多,尿沉渣检查红细胞达10个满视野/高倍镜。也可见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及白细胞;此种尿常规改变常迁延数月。尿中还可出现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
7、免疫学检查。检测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rnp抗体及抗组蛋白抗体以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
8、肝功能检查。肝功能及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除外乙肝性肾炎。这也是急性肾炎的检查项目,有些人可能有疑问,专家指出,这一项检查项目的结果用在急性肾炎的诊断中鉴别诊断上。
9、肾活检。一般急性肾炎的检查项目中没有此项检查,但由于急性肾炎通常在2月内即可全面好转,因此,如若病情在数月内未见好转者需做肾活检明确诊断。
(1)免疫荧光检查:沿毛细血管襻及系膜区可见弥漫颗粒状的igg、c3、备解素及纤维蛋白相关抗原沉着,偶见igm、iga、c1q、c4等沉着。本病肾活检的指征是:①少尿1周以上或进行性尿量减少伴肾功能恶化,有急进性肾炎的可能者;②起病后2~3个月病情无好转,仍有高血压、持续的低补体血症者;③急性肾炎综合征伴肾病综合征者。
(2)光镜下肾小球增大,细胞成分增多,血管襻肥大,内皮细胞肿胀,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生,毛细血管有不同程度的阻塞。此外常伴有渗出性炎症,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由于增生、渗出的程度不同,轻者仅有部分系膜细胞增生;重者内皮细胞也增生,并可部分甚至全部阻塞毛细血管襻;更严重者形成新月体。临床表现为急进过程者则有广泛新月体形成。
了解急性肾炎的检查有助于急性肾炎日后的诊断和复查,到那时你就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病情的恢复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