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多数人对慢性肾小球(以下简称慢性肾炎)疾病的认识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也正是这样,大家都放松了警惕,没有在意这些异常。那么慢性肾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来看一下。
首先说水肿。肾炎的水肿一般是眼睑水肿,以清晨起床后最为常见。但正常人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清晨起床后也会出现眼睑水肿,起来活动后就会消退。这样的日常生活经验很容易使患者及其家属警惕性降低,笔者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我起床后有时也出现眼睑水肿,但一般都是在工作或学习紧张、睡眠不足的情况下发生的,而在睡眠充足时,很少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也没有放在心上。这种情况在后来治疗的过程中询问许多病友,他们当中许多人也有相似的体会。
另一个症状是高血压。的确,有一部分慢性肾炎患者是以高血压为表现的,但由于发病年龄集中在青壮年,心脏和血管条件都很好,代偿能力很强,许多人都是在偶然间发现自己血压高的。而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没有头晕、心悸的感觉是不会特意去量血压的,因此血压高了也不知道。另外,还有一部分患者血压高的发现是在疾病的晚期由于肾脏功能失代偿才表现出来。
第一类简称为急性肾炎,第二类简称为急进性肾炎,第三类简称为慢性肾炎,第四类简称为隐匿性肾炎。除了隐匿性肾炎之外,其余各类肾炎的最早期症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面部浮肿。
浮肿是多数肾炎的首发症状,先自颜面开始,而后波及下肢,严重时睁眼、闭眼、握拳、走路均有眼睑、手掌和足部的肿胀感。
各类肾炎的另一特征是少尿。急性肾炎的少尿可与浮肿同时出现,而且尿色深,每日尿量可少于400毫升,个别患者甚至无尿。另有约1/3的患者会出现血尿,肉眼可发现尿色呈浓茶色,一般可持续数日甚至数周。急进性肾炎也有少尿特征,同时伴有恶心、乏力和食欲不振等早发症状。类肾炎多侵犯壮年男性。慢性肾炎的尿,比重也偏低。
急性肾炎患者在病前1~3周常有呼吸道或皮肤感染作为征候,如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齿龈脓肿、猩红热、水痘、麻疹、皮肤脓疮等。慢性肾炎多数无急性肾炎病史或链球菌感染史,因此病因难以确定。隐匿性肾炎也同慢性肾炎一样,通常情况下并无急、慢性肾炎或肾病史。
对于另外两个体征血尿、蛋白尿来说,这些名词更容易让人误解。血尿是不是就是小便中带血呢?蛋白尿是不是就是小便中有蛋白呢?这样说对也不对。说对是因为实际上是这样的,说不对是现实中人们对于这两种异常状态了解很少,一般人们以为血尿就是小便中可以看到血,而蛋白尿是什么状态就更模糊了。
其实通常人们认为的血尿是肉眼血尿,一般出现肉眼血尿的情况大都不是由于慢性肾炎引起,而是泌尿系统的其他疾病。而慢性肾炎的血尿大都是镜下血尿,是需要化验才能够知道的。蛋白尿对于我们这些经历过疾病的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一般就是小便非常浑浊,会有些较大的泡沫,而且较长时间不会消失。但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特别留意自己的小便,特别对于很多生活习惯非常好的人来说,一小解完就把小便冲掉,不会留下观察小便是否浑浊或有没有泡沫。有一部分慢性肾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是非常轻微和具有隐匿性的,它们几乎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但实际上,病情却在发展。
慢性肾炎都是从急性肾炎转化而来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多病因疾病,由各种细菌病毒或原虫等感染,通过免疫机制、炎症介质因子及非免疫机制等引起的肾小球疾病,多数患者与链球菌感染并无明确关系。
据统计仅15%-20%的患者是从急性肾小球肾炎(以下简称急性肾炎)转化而来。因此,大家查出这种病时都很疑惑:什么时候得的这个病啊,没得过急性肾炎啊。在这里,许多人把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混淆了。简单来说,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但不是一对一的联系。即:不是每个急性肾炎的病人都会转为慢性肾炎,也不是每个慢性肾炎的患者都有急性肾炎这个过程。应该引起人们重视的是,慢性肾炎的病因是很复杂的,很多患者起病隐匿,可以没有急性过程。
“年轻人怎么会患慢性肾炎”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很多人都说,怎么这么年轻会得这种病。其实,尿毒症这个疾病的发病人群就集中在青壮年。如果回顾病史,可能许多人在一开始患上慢性肾炎时的年纪非常轻。由于很多人一检查就到了尿毒症期,无法明确知道到底何时患上慢性肾炎这个疾病的。因此也没有非常准确的统计资料提示我们慢性肾炎的具体发病年龄段。但是,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慢性肾炎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而大多数病人发病年龄非常轻,从发病到发展成尿毒症,如果不治疗可能只需几年到十几年。
慢性肾炎的特点是具有隐匿性,再加上人们对慢性肾炎的认识存在着偏差,即使这个“害群之马”一直在威胁着人们身体的健康,但是人们任然没有太多的关注他。所以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要多关注慢性肾炎疾病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