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是幼儿常见的疾病,当幼儿患有此病时,会出现疲困、食欲减弱等症状。如果幼儿得缺铁性贫血,该怎么办?可食用一些治疗此病的食物。
三个食疗药方可治疗缺铁性贫血
1、麻花糊黑芝麻
花生仁分别洗净,炒熟,研成粉末。每次各取15克,加入开水120~150毫升,调成糊状,再加入白糖适量调味,即可,趁温食用。有润肠通便、养血补血之功,但出现腹泻时停用。
2、韭菜炒羊肝
韭菜100克,切小段,羊肝120克,去筋膜切片,起锅加油及调料,旺火急炒,至熟即可,佐餐食用。可益肝温肾、养血明目,但本膳不宜久炒,患疱疹、皮癣、奶癣的小儿不宜选食。
3、猪肝瘦肉粥
鲜猪肝、鲜猪瘦肉各50克,大米50克,食油15毫升,精盐少许。将猪肝、猪瘦肉洗净,剁碎,加油、盐适量拌匀;将大米淘洗净,加清水适量,煮至粥将熟时加入拌好的猪肝、瘦肉再煮至肉熟时即可。每日1剂或隔日1剂,1次或分2次食完,可长期食用。具有健脾益气之功效,适用于缺铁性贫血、佝偻病及夜盲症。
注意:此药方未经验证,请勿乱食用,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