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是乙肝病毒(hbv)感染后的一种主要肝外病变,hbv是一种非杀伤细胞性病毒,其侵入机体后不仅发生肝内损伤,而且导致肝外损伤,自1971年发现本病以后,hbv和肾小球肾炎的关系引起普遍重视。2.发现尿异常方式本病起病多隐袭,约半数病人可无自觉症状,多在普查或因其他疾病作尿检查时发现有血尿(hematuria)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是乙肝病毒(hbv)感染后的一种主要肝外病变,hbv是一种非杀伤细胞性病毒,其侵入机体后不仅发生肝内损伤,而且导致肝外损伤,自1971年发现本病以后,hbv和肾小球肾炎的关系引起普遍重视。近年来中西医对本病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在国内也日益引起重视。
临床表现
1.年龄与性别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学龄儿童多见,最小者15个月。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
2.发现尿异常方式本病起病多隐袭,约半数病人可无自觉症状,多在普查或因其他疾病作尿检查时发现有血尿(hematuria)或(和)蛋白尿(proteinuria)。部分病人可以肾炎或肾病综合征起病,少数病人在肝炎病程中发现尿异常。
3.肾脏症状多数病人可有血尿,血尿程度可由轻微显微镜下血尿至肉眼血尿、程度不等。蛋白尿多为轻~中度,有时可见大量蛋白尿,甚至达肾病水平。asrdc报告61.3%的病人在病程中可表现为ns。
水肿多不严重,部分病人可有高血压,肾功多正常。
4.肝脏症状肝脏自觉症状多不明显,约半数病人可有肝脏肿大或肝功异常。据asrdc报道在hbv携带者中在e抗原转为e抗体之前,大多有肝功异常。
以上表现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难以鉴别,但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本病有以下特点:即非典型性、多变性及迁延性。
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可见程度不等的血尿或(和)蛋白尿,偶可见管型。血尿伴蛋白尿者占72.4%,单纯血尿占16.7%,单纯蛋白尿占9.7%。
2.血清hbv感染标志的检测对本病诊断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几种抗原抗体系统同时检测、动态观察和长期随访更可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3.血清补体(complement)约半数病人可有补体c3或c4下降,随病情缓解多可恢复。
4.其他约半数病人可有肝功能异常,gpt升高。肾功能多正常,早期少数病例可有一过性尿素氮升高。抗“o”升高者不多见,此点可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