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风湿病
快速搜索

风湿的关节肿胀症状中医分型

2015年05月19日

  风湿病关节肿胀是指关节周围浮肿而胀的一种症状。肿胀之处膨隆,高出正常皮肤,皮肤皱纹变浅或消失,或有光泽,按之濡软或有凹陷。关节肿胀以四肢关节为多,上肢多见于肘、腕、掌指及指间关节,下肢多见于膝、踝、跖趾、趾间关节等处,其他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胸肋关节及下颌关节亦可发生肿胀。

  肿胀可见于1个关节或多个关节,亦可对称性出现。寒湿痹、湿热痹、风湿痹、骨痹、痛风等病多见关节肿胀。西医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多见关节肿胀。《内经》云“湿胜则肿”,所以湿邪留滞关节是肿胀主要原因。如感受外湿,或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津液输布运化失常,水湿滞留关节而发肿胀。另外痰浊、瘀血留滞关节亦常发生肿胀。

  根据风湿肿胀的病因病机以及临床表现的不同,肿胀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风湿肿胀

  1.临床表现:多见于风湿病初起,关节肿胀部位不固定,时上时下,时左时右,此起彼消,一处肿胀数日逐渐消退时,其他部位肿胀又起,或见恶风、汗出等症。舌苔白,脉滑。

  2.症状分析:主要为感受风湿邪气所致。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风湿侵袭人体,其肿胀亦可无定处。恶风、汗风为感受风邪所致。舌苔白、脉滑为湿盛之征。

  (二)寒湿肿胀

  1.临床表现:关节肿胀而冷痛,自觉肿胀之处冷而不湿,触之凉,喜暖恶寒,遇寒加重,遇热减轻。舌质淡胖,苔白厚,脉弦滑或紧。

  2.症状分析:本证主要为感受寒湿之邪所致。“寒胜则痛”,寒凝经脉关节,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湿性则肿”,湿邪留注关节故肿。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失于温煦故关节冷而不温,喜暖恶寒。舌质淡胖、苔白厚、脉弦滑或紧为寒湿之象。

  (三)湿热肿胀

  1.临床表现:关节疼痛、肿胀而热,或肤色红,常兼身热、汗出、口渴、面赤、皮肤起红斑。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2.症状分析:湿热之邪阻于经脉关节,故可见关节红肿热痛。身热、汗出、面赤是热盛于里的全身表现,热邪伤津故口渴,湿热伤及皮肤血脉故可见皮肤红斑。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均为湿热之象。

  (四)痰瘀肿胀

  1.临床表现:关节肿胀日久,不易消除,肿胀固定不移,肿胀按之如泥或硬如橡皮,肿胀之处皮肤紫暗,皮下结节,其疼痛如刺,疼痛夜甚。舌质紫暗且有瘀点、瘀斑,脉滑或细涩。

  2.症状分析:久病人络,聚湿成痰,痰瘀之肿胀其形成也渐·,故其肿胀日久,不易消除。痰瘀为有形之邪,故其肿胀固定不移。痰瘀互结,死血凝痰阻于关节或皮下,故其肿胀按之如泥或硬皮,可见皮下结节。疼痛如刺而夜甚,舌质暗且有瘀点、瘀斑,脉细为瘀血之征。脉滑为痰阻之象。

  (五)气虚肿胀

  1.临床表现:肢节肿胀,按之凹陷,劳累后加重,恶风自汗,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2.症状分析:气虚津液失于运化,水湿留滞肢体故肿胀,按之凹陷。劳累后气愈虚故肿胀愈重。气虚卫表不固则恶风自汗。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及舌脉之变化均为气虚之特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