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高血压
快速搜索

高血压用药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015年05月29日

高血压很严重需要及时治疗才能保证大家的身体健康。患上高血压一般的患者都选择药物治疗高血压但药物治疗有一定要有的局限性。那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有什么需要意的问题吗?

(1)在服药的过程中应定期测量血压。可以去单位医务室或到医院取药时量一下有条件的话可以买一台血压计带回家随时测量特别是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早晨起床未活动时的血压得到自己的基础血压值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在就诊时告诉医生相信会对控制病情有好处。此外有些药物如神经节阻滞剂或血管扩张剂等服用后平卧时血压降得不多但站立时血压就明显下降出现低血压脑供血不足病人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摔倒医学上称之为体位性高血压特别是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临床上以哌唑嗪最为常见。这就要求医生尽量做到用药合理;老年患者应对所用药物的某些副作用有所了解并且多加小心。

(2)用药原则上一般先用单一药物这种药物要求降压效果好且不增加心脑血管的并发症。通常用钙离子拮抗剂或转换酶抑制剂。用药开始时在观察降压效果的同时观察药物用量是否合适且不可因服用几天后降压效果不佳而盲目加用另一种降压药。一般来说口服降压药不是几天就能降到满意水平通常在2周或更长时间内逐渐将血压控制住。以上情况适用于良性高血压病对于严重的、急进性高血压另当别论。

(3)应用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根据用药降压效果的情况逐步增加剂量或增加服药次数直到达到满意疗效为止或者病人不能耐受为止。因此老年人不可盲目地加大用药剂量因剂量过大会明显增加副作用。

(4)长期患严重高血压的病人不宜要求把血压完全降到正常水平。因为在长期高血压的情况下肾、脑、心的血管阻力已经较大靠着比较高的血压尚可维持血液流通一旦血压突然降低则反而影响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病人会发生头晕(脑供血不足)、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这就要求缓慢降压使机体逐渐适应使血压降到接近正常水平而且病人没有不舒适的感觉(常称为血压理想水平)。因此血压要控制在一个“理想水平”不能以血压降至正常水平为治疗的终点指标。

(5)血压得到满意的控制后稳定一个阶段才能逐步减少药物品种、减少剂量然后长期服药使血压维持在理想水平。而有的老年人却是血压升高了就服降压药几天后血压降下来了就又停止服药了这样断断续续不按时服药使的血压升升降降一点不稳殊不知这种情况最容易引起老年人心脑血管意外。

(6)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遵医嘱坚持服药。据临床观察第一、二?期高血压病人若能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使血压恢复正常又能循合理的生活方式病人的寿命将和健康人无差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