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很长时间以来在治疗高血压的问题上大家都采用的是西医治疗方法史教授,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呢?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怎么样?
史载祥在中医学里面没有“高血压”这个词但是由于高血压患者相当一部分都有头晕、乏力、头疼等症状作为中医学认识的高血压除了人的先天体质因素以外还与中医学所讲的整体、脏腹、阴阳协调有关。
现在可能大家提到高血压都是西药治疗为主目前我们切入的主题就是准备把两套医学理论体系的优势项目结合就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
思思中西医结合实际上是把中医和西医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是扬长避短那两者的优势都体现在哪里呢?
史载祥优势是这样的作为高血压治疗的理念降压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但是不能仅仅局限于降压而更重要的在降压的同时要预防靶器官的损害从而最终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存质量。所谓靶器官是指人体重要的心脏、肾、脑等等器官。所以作为两套医学体系西药在降低血压方面比较迅速、可靠但是中药改善症状比较灵活而且比较理想。再一点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通过刚才讲的气血、脏腹、阴阳的平衡这个这些方面调节好的基础上为西药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了条件。
史载祥举个比较通俗的例子比如长期高血压的患者因为逐步的适应了“高血压”的状况头疼在疾病之初并不是很明显但是单纯地使用西药的话反而可能血压迅速下降以后患者不能适应“血压正常”的状况了于是头疼的症状反而就更明显了。而中药治疗高血压降低血压缓慢、平衡地同时症状也就比较可靠、迅速地减除了。
思思我们都知道西药有很多的副作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这种副作用对我们的危害呢?
史载祥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所谓“扬长避短”中的“避短”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从两者不同的理念上、不同的医疗体系中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达到一个“减副增效”的作用实现副作用相对减除治疗效果更佳。关于“减副增效”的作用可以举一个例子。常用的钙拮抗剂最常用的是硝苯地平(心痛定)好多患者长期服用以后往往出现浮肿这种情况下西医西药的选择上可以根据中医讲的不同人的体质类型进行辩证进而根据这种症型的中医情况来选择西药。另外出现浮肿以后可以同时配合一些中药健脾利湿这些药物跟硝苯地平配合使用这样可以达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