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冠心病
快速搜索

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路径

2015年05月29日

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路径,冠心病是老年人常患的疾病,当老年人患了冠心病的时候,通常会表现为心慌、气短、心绞痛、胸闷等现象,对于冠心病心绞痛,让很多患者为此很揪心,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路径。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疾病,虽经积极预防和各种治疗,其发病率均有增无减,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并发症亦日趋增多,自2000年以来,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病例:60例患者依据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1],并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确诊,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46岁~71岁,平均年龄56.2岁;病程1周~20年,平均8.9年。心绞痛分型:劳力型10例,自发型6例,混合型14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常规西药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5岁~68岁,平均年龄59岁;病程2周~16周,平均7.1周。心绞痛分型:劳力型12例,自发型3例,混合型15例。两组一般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治疗组以中药益气扩冠汤为主方:太子参15g,黄芪20g,丹参20g,川芎、檀香各10g,枳实12g,三七粉5g(分2次冲服)。水煎服,1剂/d,早晚分2次温服。随证加减:气滞刺痛明显者加金铃子、柴胡各10g;胸闷痛、痰多者加制半夏、陈皮、全瓜蒌各10g;寒凝肢冷者加桂枝10g、干姜6g、淫羊藿10g;血脂高者加生山楂、菊花、草决明各12g;血压高者加泽泻、钩藤各12g,夏枯草15g;心悸气短、汗出多者加酸枣仁15g,五味子10g,龙牡20g.

西药对照组用消心痛10mg,3次/d,口服;硫氮唑酮30mg(自发性心绞痛),3次/d,口服;美多心安6.25mg~12.5mg(劳力型心绞痛),2次/d,口服。以上两组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期间对心绞痛不易控制者,临时服用硝酸甘油或消心痛,必要时给予吸氧。

根据报道,冠心病患者的血液粘稠度较正常高,红细胞或血小板在血浆中电泳率比正常人慢。而益气扩冠汤有益气活血,行气化淤之功效,故能使血小板的凝聚力和黏附力及血液粘稠度降低,使红细胞的电泳率增快。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减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冠心病心绞痛属祖国医学真心痛、厥心痛、胸痹的范畴。病位在心,与心、肝、脾、肾诸脏的盛衰有关。本病的病机属本虚标实,气虚为本,血淤为标,虚实错杂。“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不和则百病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气虚血脉运行不畅,淤于脉道,不通则痛。我们遵循前人“气流血自旺,血足淤自消”之法。认为虚以心气不足导致心失所养,实为气滞血淤导致心脉淤阻,故拟定了补气以祛淤为主的益气扩冠汤。方中太子参、黄芪补气以祛淤;川芎、丹参、檀香、三七、枳实活血以行血之气。临床依此方为主,因病情出入,随证变通,皆有一定疗效。通过观察我们认为中西医药的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对心绞痛的控制、其他症状的减轻和消除、心功能的改变均优于单纯西药或中药治疗,远期疗效也较好。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路径”。想必通过这篇文章大家对于冠心病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在以后的生活当中,大家能够做好冠心病的预防工作,尽量的别被冠心病缠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