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高血压
快速搜索

高血压病人要如何进行疾病预防

2015年05月29日

高血压疾病很常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现一些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平时此疾病对患者不会产生影响可一旦发病伤害就会非常大。那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病人要如何进行疾病预防呢?要怎么样才能使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呢。

对于高血压疾病的预防我们可以从如下几点入手

1.减少钠盐摄入

钠盐可显著升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而钾盐则可对抗钠盐升高血压的作用。我国各地居民的钠盐摄入量均显著高于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每日应少于6克的推荐而钾盐摄入则严重不足因此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减少钠盐的摄入量并增加食物中钾盐的摄入量。

2. 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以腹部脂肪堆积为典型特征的中心性肥胖还会进一步增加高血压等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的风险适当降低升高的体重减少体内脂肪含量可显著降低血压。

衡量超重和肥胖最简便和常用的生理测量指标是体质指数成年人正常体质指数为18.5-23.9kg/m。最有效的减重措施是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

3. 不吸烟

吸烟是一种不健康行为是心血管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被动吸烟也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损害显著增加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戒烟的益处十分肯定而且任何年龄戒烟均能获益。

4. 限制饮酒

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限制饮酒量则可显著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应超过25克;女性不应超过15克。不提倡高血压患者饮酒如饮酒则应少量白酒、葡萄酒(或米酒)与啤酒的量分别少于50ml、100ml、300ml。

5. 体育运动

一般的体力活动可增加能量消耗对健康十分有益。而定期的体育锻炼则可产生重要的治疗作用可降低血压、改善糖代谢等。因此建议每天应进行适当的30分钟左右的体力活动;而每周则应有1次以上的有氧体育锻炼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做健美操、跳舞和非比赛性划船等。

6.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心理或精神压力引起心理应激(反应)即人体对环境中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刺激作出的反应。长期、过量的心理反应尤其是负性的心理反应会显著增加心血管风险。应采取各种措施帮助患者预防和缓解精神压力以及纠正和治疗病态心理必要时建议患者寻求专业心理辅导或治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