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患者对未“达标”的血压会感到“差不多了”呢?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不清楚血压该降到什么水平才算安全。
2.认为血压随年龄升高是自然规律。
3.药吃多了就会产生副作用而且经济上难以承受。
4.自我感觉良好没有哪个地方不舒服就认为完全没问题了。
导致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中风、脑梗死、脑出血等)的发病原因有很多例如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吸烟、体力活动少、不良生活方式等。但是其中高血压却是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既是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发展的因素也是急性发病的促发因素。因此对于高血压的防治绝不可掉以轻心。
临床研究显示轻度的血压下降就能够给患者带来明显的保护作用(现代高血压防治的理念是而保护重要脏器免遭损害则才是真正的目的)。譬如收缩压(高压)每下降2mmHg缺血性心脏病的病死率即可下降7%脑卒中病死率也会下降10%。另外还有报道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只要降低了4mmHg脑卒中的危险便可以降低23%冠心病的危险降低15%。
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重视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的重要性尽管血压增高的幅度不十分明显。《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修订版)的要求血压均应降到140/90mmHg以下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